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七章 自信的神秘水將

荊州治所,襄陽。

黎明之光方才升起,這支休整未久的鐵騎軍隊,就再次開出了襄陽城,一面“魏”字的大旗,在朝陽映照下,傲然飛舞。

夏口被圍,已經過去了二十三天。

根據陶商最初的設想,他在擊退劉備後,將率輕騎星夜趕至宛城,驚走曹操,然後再馬不停蹄,傾軍南下,挾著大勝的餘威,趕至襄陽,水陸並進直趨夏口,殺孫策一個措手不及。

連奔數日,當陶商率領著一萬多輕騎,趕至襄陽之後,卻發現他的戰略,不得不做出適當的調整。

他的這支鐵騎軍團,一路從冀州趕至南陽,再從南陽趕至襄陽,幾乎一天都沒有在路上休息過。

大魏將士們雖然驍勇善戰,但卻到底還是血肉之軀,一場血戰之後,再加上急行軍回師的勞頓,將士們的體力消耗已達到了極點,在這種情況下再去長途奔襲夏口,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況且,就算人不休息,戰馬也要休息吧。

且孫策在漢津一線,部署了程普率領的一萬水軍,他就算南下,也必須要先擊敗這一萬敵兵,方才能趕往夏口。

以疲憊之師,前去進攻以逸待的吳軍,顯然不太現實。

況且荊州江夏的地形,多為丘陵地帶,不利於發揮騎兵的優勢,縱然他率領的是一萬鐵騎軍團,卻未必能攻得破程普的一萬水軍。

故陶商進抵襄陽後,便用張良之計,先按兵不動,放出風聲給吳人,聲稱他將親率十萬大軍南下,前往夏口一舉蕩吳軍。

根據張良的設想,吳軍屢攻夏口不破,士氣消耗了不少,而魏軍將士挾大勝餘威而來,士氣卻正盛。

且擊退了劉備,陶商可抽出近十萬兵馬前來荊州,如果孫策明智的話,此時就當即刻撤兵回柴桑,以避陶商之鋒芒。

這樣的話,陶商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解夏口之圍,待殺退了進攻江陵的蜀軍之兵,就可以挾十餘威水陸大軍,順流東下,正式實施他攻滅吳國,先南後北的戰略。

幾天後,陶商卻發現,張良的這條計策,並未起到預想中的作用。

孫策在得知他到來的訊息後,雖然受到震動,卻並未撤出夏口,反而給上游漢津的吳軍增加了兵力,擺出了一副阻擊陶商南下,誓要攻破夏口的態勢。

孫策的舉動,讓陶商感到意外,同時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小霸王手下有龐統這樣的謀士,應該能看得出來,自己這一回南下,不但要解夏口之圍,還要一鼓作氣的滅了吳國,所以為了搶佔上游地利,所以他無論如何,也非要攻下夏口不可。

既然孫策不肯退軍,陶商也就別無選擇,當即決定揮師南下,用武力去解夏口之圍。

大軍浩浩蕩蕩出城,陶商駐馬岸邊,看著滾滾的漢水,鷹目之中,凜烈之極的殺機,絲絲狂燃。

凝望許久,陶商冷冷道:“孫策,讓你在南方活蹦亂跳了這麼多年,現在,也該到了讓你謝幕的時候了。”

再無猶豫,大軍就此南下。

除去留守襄樊的兵力外,陶商先前還在襄陽一線,提前留下了近五千水軍,再加上自己帶來的一萬多輕騎,此番能夠動用的兵馬,只有一萬五千人。

至於其餘的主力步軍,則不可能那麼快趕到夏口,還都在路上。

陶商卻知道,夏口的守禦已到了極限,他不可能等到主力步軍趕到,再南下救援,只有憑手中的一萬五千兵馬,去收拾孫策的數萬大軍。

大軍開拔,陶商以項羽率四千精騎,先由新野南下,經隨縣、安陸,沿著大別山以西從陸路直趨夏口,作為側翼佯攻,以分孫策兵勢。

陶商則自率一萬水陸大軍,沿著漢水順流南下,水陸並進,向漢津渡推進而去。

不日,魏軍逼近漢津渡一線。

旗艦上,陶商召集了諸將,商議擊破程普軍的戰略。

此刻,駐守於漢津的吳軍,數量約在一萬人左右,主將乃是孫策最信任的外姓將領,孫家元老之功程普。

這程普乃跟隨孫堅的元功舊將,頗有兵力,武力也相當了得,在追隨孫策平定江東之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且,這個程普雖為右北平人,是個地道的北方漢子,到了南方之兵,卻練就了一手統帥水戰的能力,其麾下一萬吳軍,皆乃精銳的水戰好手。

除了程普本人外,其麾下還有蔣欽這員水將,還有魯肅這員儒將為輔。

“末將願率五千水軍,擊滅吳軍,斬下程普人頭,獻於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