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遵命。”司馬朗慨然領命。
當下司馬朗便拿了袁尚親筆書信,匆匆拜辭而去。
“大哥且留步。”他前腳一出門,司馬懿後腳就跟了出來。
“二弟可還有什麼叮囑嗎?”司馬朗停下了腳步。
司馬懿一臉鄭重道:“魏軍雖只有步軍,然陶賊詭計多端,他麾下還有一個叫養由基的傢伙,握有一支叫破軍營的弩兵,乃是破騎兵的利器,大哥此去若是請了張燕,務必要提醒他,千萬莫讓他上了陶賊的詭計。”
司馬懿對陶商是深為忌憚,將陶商的用兵手段,以及魏軍的裝備情況,分析得是極為透徹,這時便傾盡所知,教授司馬朗萬全之策。
司馬朗對自己這個弟弟的能力,自然是深信不疑,每一句話都認真聽取,牢牢的記在了心中。
“二弟所說,為兄都記下了,放心吧,有我在,張燕絕不會中了陶賊的詭計。”司馬朗自通道。
司馬懿這才放心,向著他一拱手:“大哥,晉國的安危,天下世族的存亡,就全託付給大哥了。”
司馬朗亦鄭重其事道:“仲達你放心,為兄此去,定當說服那張燕出兵相助。”
說罷,司馬朗就此與司馬懿告別,星夜兼程北上,趕往黑山。
司馬懿一直將自己的兄長,送出了界休關外,立於城頭,目送著那一騎絕塵北去,鷹目深凝,口中冷冷自語道:“陶商,只要有我司馬懿在,你就休想染指晉國……”
……
太原郡以東,箕城以東四十里。
大魏的戰旗,迎風飛舞,那支綿延看不到盡頭的隊伍,正意氣風發的行軍。
“大王,再往前四十里,就是太原郡最東邊的城池箕城,城中守軍不過七百。”飛奔而來的斥侯稟報道。
陶商精神為之一振,欣然喝道:“傳令下去,全軍加快行軍,定要在袁尚援軍趕到前,給本王攻下箕城。”
箕城乃太原郡東南最遠的一座城池,也是晉陽城東南門戶,只要攻下這箕城,陶商的大軍就能順利進入太原盆地,前面的地勢只會越來越開闊,將更有利於大兵團展開,發揮他兵力上的優勢。
張良卻提醒道:“袁尚應該早就得知了壺關失陷的訊息,這個時候援軍早應該趕到箕城佈防才是,現在箕城中只有守軍七百,似乎有點古怪。”
“子房你擔心什麼?”陶商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張良便道:“袁尚手頭所餘兵馬不多,他若率軍回援,就可能陷入南北不能兼顧,全面失利的境地,這其中的利害,袁尚看不出來,那司馬懿應該不會看不出來,所以良以為,袁尚絕不會採取簡單的率軍回援,跟咱們硬碰硬的方式。”
“子良言之有理,司馬懿這廝,可比袁尚要精明十倍,不可不防。”陶商微微點頭,“那子房覺的,司馬懿會讓袁尚如何阻擊我們?”
張良便不假思索道:“我軍因太行山路難行,所以只以步兵輕裝前進,大部分的騎兵都還在後邊,就連破軍營也因為重弩沉重,被甩在了後邊,眼下咱們已進入開闊平地,用騎兵對付我們是最好的辦法,司馬懿應該能想到這一點。”
騎兵?
陶商眉頭微微一凝,若有所思。
不等陶商開口,樊噲卻已哈哈笑道:“我說房子啊,這回我看你是想多了,袁尚現在已經窮的叮噹響,他到哪去變出一路騎兵來對付咱們啊。”
“袁尚手頭是沒有騎兵,但東面的黑山中,張燕卻握有萬餘鐵騎,我就怕袁尚派人邀張燕出山助戰。”張良手向東面一指。
聽到張燕之名,陶商心頭驀然一震,彷彿猛的想什麼。
“你就是想多了。”樊噲又不以為然的一笑,“房子你也不想想,那張燕歷來跟袁家對不上眼,現在袁尚落難,張燕應該幸災樂禍才是,他又怎麼會去救袁尚,他有病啊。”
張良冷笑不語,彷彿不屑於跟樊噲這個沒腦子的粗人解釋,只看向了陶商。
陶商卻已明悟,默默道:“張燕當時跟袁紹作對,是因為袁紹一統河北,威脅到了他的割據,而今本王攻滅袁尚在即,大有一統河北之勢,威脅到了他的割據,這個時候,出兵相助袁尚,維持晉國的存在,才符合他的利益。”
陶商一席話,說的樊噲是暈頭轉向,一頭的霧水,半晌還沒有反應過來。
“晉公英明。”張良卻笑著一拱手,“為防萬一,良以為我們是不是暫停進軍,等後續騎兵跟上來,或者是破軍營抵達,再繼續向箕城進軍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