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淮南壽春一線,陶商得留樂毅這員帥才鎮守,兵力至少也得兩三萬左右。
然後就是徐州一線,因為要防著吳國從海上出動,繞過壽春防線,直接襲擾徐州側後,所以徐州一線雖遠離前線戰場,陶商也不得不留一兩萬人來駐守。
所以,光是徐揚一線,陶商就得留下近五萬的軍隊!
而且,這五萬的兵馬,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閒置狀態,卻又是必不可少。
除了徐揚一帶,接著就是荊州了。
為了防備孫策由柴桑的進攻,陶商光在夏口至陸口一線,就留駐了近兩萬水軍。
此外,為了防範吳國從陸上進攻長沙郡,他還得在長沙留駐了近一萬多的兵馬。
荊徐揚三州,光為防範吳國,陶商就花費了近九萬的兵力。
實事上,吳國只是水戰強悍,綜合國力並不強,要弱於秦國和燕國,甚至連勾踐的蜀國都不如。
四國之中,吳國實力最弱,陶商卻得拿出大魏近四分之一的兵力來防範,無論從兵力上,還是糧草供給上,都是極大的負擔。
如果能先滅了吳國,陶商就可以一下子抽調出近十萬的兵力,用於對付秦燕蜀三國,兵力上立刻將佔據絕對的優勢。
只是,眼下劉備平定遼東,大舉南下入侵在即,為了先應對劉備的入侵,陶商也只有暫時擱置伐吳的計劃,集中精力和兵力來對付燕國。
陶商雖然鄴京享受風花雪月,但大魏的軍隊卻沒有閒著,諸路兵馬都在向冀州和幷州一線集結,截至到陶商還京的第七天,集結於晉陽和鄴京一線的兵馬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二萬之眾,而且數量還在增加。
腳步聲響起,張良和蘇秦二人,匆匆的步入了大殿,看那表情眼神,定然是有緊急軍情。
“你們先下去吧,晚上的時候,為夫再來收拾你們……”
陶商示意眾妃們退下,臨走之時,還不忘在花木蘭、糜貞她們的肥臀上,各自肆意的抓捏上一把,把眾妃們抓的含羞帶笑,嬌嗔著紅著臉退下。
眾美散盡,樂音已沉,大殿之上,恢復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子房,蘇卿,看你們這副表情,給本王帶來的,一定不是什麼好訊息吧。”陶商淡淡笑道,將杯中最後一口酒飲下。
張良一拱手,正色道:“給大王說中了,南面幾路諸侯,已經搶先對我們動手了。”
陶商劍眉微微一動,向蘇秦道:“蘇卿,說說吧,到底什麼情況。”
自伐晉之後,陶商便將他的情報網路和親兵隊,合併改組為了“錦衣衛”,分別由荊州、蘇秦和張儀統領。
其中荊軻所統的,乃是七千“錦衣龍衛”,是陶商嫡系之中的嫡系,專職負責王宮安全警戒,出入都時刻跟隨在陶商所在。
張儀和蘇秦二人所統領的,則叫作錦衣北衛和錦衣南衛,分別負責北方和南方的細作情報工作,以及暗中監視各州各郡等官吏的忠誠度。
此三衛都直接向陶商這個大魏之王負責,就連張良這樣的謀臣,也只有詢問的權力,而沒有插手的權力。
蘇秦負責錦衣南衛,包括吳國、蜀國以及部分秦國的情報偵察和收集,都要負責,陶商當然要問他。
“稟大王,數日之前,秦蜀吳三國已經聯手出手,對我新得的荊州地區,發起了圍攻。”蘇秦沉聲道。
三國圍攻荊州!
陶商眉頭又是微微一凝,揮揮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蘇秦便將具體的情報,道了出來。
蜀國方面,蜀王劉璋,親統六萬蜀軍,戰船五百餘艘,沿長江順流東下,目標直指江陵重鎮。
吳國方面,孫策再次集結了四萬水軍,已由建業而發,溯江而上,目標明顯是指向夏口。
至於秦國方面,這一次秦王曹操沒有再兵犯洛陽,而是率五萬秦軍由武關南下,進入南陽盆地,目標分明是南陽郡治宛城。
秦蜀吳三國,共合十五萬大軍,分三路齊攻荊州!
“看來荊州果然是四戰之地,得到了此州,正如本王所想,是有利就有弊啊。”
陶商微微點頭,似乎已有心理準備,卻又奇道:“吳蜀聯手瓜分荊州,這倒是合情合理,倒是這個曹操,他花這麼大力氣去進攻南陽,顯然撈不到多少好處,最後只能是幫了劉璋的忙,他什麼時候變成活雷鋒了?”
“雷鋒?雷鋒是誰,臣不太明白,還請大王明示?”張良和蘇秦二人對視一眼,頓時就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