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精靈,把衛青的四維資料,給我調出來吧。”時隔許久,陶商再次準備召喚一名英魂。
而且,這一次他要召喚的英魂,乃是與霍去病並稱為“大漢雙璧”,鼎鼎大名的一代名將衛青。
“嘀……資料已調出,衛青,漢朝大將軍,統帥100,武力90,智謀81,政治88。”
果然啊,統帥值100,又是一個滿百英魂。
而且,衛青的武力值,竟然也有90,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智謀和政治值也不低,都在80以上,甚至政治值都已經快要接近90。
看到衛青這樣華麗的資料,陶商不由笑了。
其實若單純論歷史上,衛青和霍去病的戰功,衛青七擊匈奴,殺敵五萬,霍去病六擊匈奴,殺匈奴人竟達十一萬之眾,霍去病無論是殺敵數量還是效率,都要在衛青之上。
所以,世人就有人認為,衛青勇不如李廣,功不如霍去病,嘲笑衛青出擊匈奴作戰,只繳獲大量畜群,殺敵甚少,認為衛青戰功不值一提,甚至有人提到漢武帝擊匈奴,只談李廣,霍去病,而不提衛青。
陶商熟知歷史,卻知道衛青的功勞,要勝於霍去病。
儘管衛青與霍去病皆為不世出的名將,二人對匈作戰的戰法,都是深入敵境,出奇制勝,遠端奔襲,迂迴包圍的閃電戰。
而這種戰法的開創者,正是衛青,霍去病只是將之發揚光大。
而且,論及對漢匈戰爭結果全域性的影響,衛青的影響力,明顯要高於霍去病一頭。
原因就在於,漢匈戰爭乃是一場持久戰,雙方拼的不僅是殺傷多少,更拼的是物質基礎。
當年漢朝的物質基礎,在於糧食、戰馬和錢餉,而匈奴的戰爭物質基礎,則在於牛馬羊,和水草豐美的草原。
衛青每戰,並不重在殺人多少,而重在實現戰略目標,重在給匈奴經濟造在重大打擊,並重在獲取匈奴物資,以戰養戰,使匈奴人失去生存基礎,不戰而敗。
就如河南之役,衛青擊破匈奴樓帆王,白羊王,殺敵不過五千,卻繳獲了牛馬羊百萬餘頭。
漠南之役,衛青戰右賢王,殺俘敵方不過一萬餘人,卻獲得牛馬羊近千萬頭。
衛青這兩戰,雖殺人不多,卻完全從經濟上摧毀了匈奴三王,佔領了匈奴水草肥美之地,使三部只能等著餓死,最終各奔東西,自尋生路,再也無法對漢朝構成威脅。
除此之外,衛青還採取春天火燒匈奴草原,餓死匈奴牛馬羊的戰術,同樣來摧毀匈奴人的經濟基咄。
反觀霍去病,每戰雖殺敵無數,但卻沒有任何繳獲,己方戰馬死傷消耗也無可計數,以至於在他著名的“封狼居胥”之後,漢朝戰馬死傷太重,其後十年的時間裡,都無法再出塞遠征匈奴,使得匈奴人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漸漸又死灰復燃。
由此可見,與霍去病相比,衛青的統帥能力更加突出,政治能力就更要遠勝於霍去病。
以衛青和霍去病這對匈奴的剋星,去對付同樣是草原民族的鮮卑人,正是再合適不過了。
“就他了!”陶商當即做出決斷,下令速從講武堂中,召來一員武生。
張良神色頓時一動,就知道自家大王,這又是慧眼識英,要從講武堂中提拔傑出之士,來委以重任了。
而且,這一次的重任,很可能就是去對付鮮卑人。
片刻後,一名國字臉,神色沉穩的武生,便步入大殿,拱手拜於了陶商腳下。
陶商便站起身來,以手按住了他的頭頂,正色道:“本王觀察你已久,知你精通騎戰,又有不世帥才,今特為你賜名‘衛青’,望你能如衛青那般,為我大魏抗擊胡虜!”
聽得“衛青”二字,張良神色一動,微微點頭,便想自己的猜測,果然不錯。
“系統精靈,給本王召喚衛青英魂吧!”陶商又用意念下令道。
“本系統友情提示,衛青乃滿百英魂,召喚他系統會隨機召喚三名繫結英魂,請宿主慎重考慮。”
“廢話少說,給本王召喚就是了。”
“嘀……扣除召喚所需仁愛點100,宿主現有仁愛點210,系統開始載入英魂……”
腦海裡,就響起了系統精靈的倒數聲。
眼下陶商內宮中妃子眾多,這一月以來夜夜溫存,從她們身上搜取了大量的仁愛點,仁愛已不是問題。
至於殘暴點方面,南征北戰這麼多年,陶商的牢裡不知關了多少“提款機”,閒來無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