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太史慈臉色驚變,賀齊、孫策等吳軍諸將,以及兩萬吳軍士卒,無不色變。
距離已經足夠近,他們終於看清了魏軍鐵鎖陣全新的面貌。
今日的魏軍戰船,已有了極大的變化,所有艦船的外層都塗了一層厚厚的溼泥巴,船上的魏軍士卒,還在不停的給泥巴上潑水,以確保泥巴始終是保持著溼的狀態。
太史慈原本準備用火攻之計,燒了魏軍的戰船,卻沒想到,人家已經給戰船塗上了一層溼泥巴“護甲”,這樣一來,他還怎麼把魏船點燃?
“可恨,原來陶賊早料到我們會用火攻,竟然早做準備?”太史慈又驚又怒,咬牙切齒,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鐵鎖陣上,馬援卻笑了。
他精通於水戰,早在陶商張良算出吳軍要用火攻之計時,他就已經想到了這個剋制火攻的辦法。
今日,沒想到吳軍真的前來想要用火攻,簡直是自取其辱。
“太史慈,我倒要看看,你怎麼玩火……”望著衝來的敵軍,馬援沒有一絲忌憚,冷笑著注視著敵方。
這個時候,吳軍戰艦已收不住速度,很快都撞上了魏軍的戰艦。
正常情況下,太史慈就該下令,全軍衝上魏艦,放火燒船了,可這個時候,他卻一時失了分寸,任何命令都沒有下達。
魏軍已有準備,這火他是放不成了,登船強行一戰,破軍弩營的驚魂尚還未盡,儘管他計程車卒今日配備了大盾,他也沒有絕對的信心,能夠擋得住破軍營重弩的狂射。
一時間,太史慈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就在太史慈猶豫不決時,身後方向,傳來了己軍的金聲,數艘斥侯船飛馳而來,搖動著信旗,下令讓他們撤兵。
“難道說,大王的陸上交鋒,竟然先敗了?”太史慈心頭咯噔一下,臉上的驚色更重了。
心情不安的太史慈,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放棄了進攻,聽從孫策的命令,下令諸艦撤退。
鬥志昂揚而來的吳軍,此刻卻只能驚魂失措,匆匆掉轉船頭,灰溜溜的向著下游逃去。
見得吳軍一撤,馬援立時明白,必是陸上陶商的陸戰已勝,頓時興奮萬分,大叫道:“大王已勝,兄弟們,用我們的箭矢,歡送吳狗吧!”
這號令傳下,大魏將士們士氣大盛,弓弩手們紛紛衝上艦首,一支支利箭如驚起的飛蝗一般,鋪天蓋地般的傾向撤退的吳軍。
漫天的箭雨下,吳人慘叫之聲此起彼伏,皆是龜縮在艦牆之下,驚恐不安的祈禱著自己別被射中。
身後,除了嗡鳴的箭聲還,迴響著魏軍震天的暢快笑聲。
……
當天,這場水陸兩國交鋒,以陶商大獲全勝而結束,孫策損兵近有一萬,率敗兵退往了下游的彭澤城。
大勝之後,陶商自然是大賞三軍,盡取酒肉犒勞諸將士,整個柴桑的水旱諸營,都沉浸在歡慶的氣氛之中。
一連數天,魏軍將士都沉浸於歡慶之中,日日酒肉不斷。
不過,陶商在慶賀的同時,卻在時刻關注著孫策的最新動向。
很快,那些散佈於吳國的錦衣南衛細作們,便將吳軍最新動向的情報,如雪片一般,一道接一道的送到了柴桑蘇秦的手中,再由蘇秦交到自己的手上。
陶商原本以為,孫策在經歷此敗之後,會退還建業,去舔食傷口。
這樣一來,他就能抽身西進,先去擊退了進攻江陵的蜀國大軍,再等到主力步軍疫情結束後,以十萬大軍順江東下,前去掃滅吳國。
陶商的計劃是這樣,但顯然,孫策並不打算配合他。
兵敗的孫策,非但沒有選擇退兵,還從合肥一線,周瑜那裡抽調了五千兵馬,趕赴彭澤增援。
看孫策這架勢,似乎是不奪回柴桑,誓不罷休,打算跟他在這裡耗到底了。
不過,陶商卻也知道,孫策這是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原因很簡單,就在於柴桑太重要了。
眼下陶商新得柴桑,還沒有站穩腳根,若是給陶商收取人心,坐穩城池,解除了西面蜀國的威脅之後,便可以十萬大軍順流攻入他吳國。
而且,合肥一線,樂毅的兩萬淮南兵團,還將對他的吳國,進行兩面夾擊。
也就是說,魏國用於滅吳的軍隊,將達到十五六萬之多。
就算孫策平定了山越,將國力壓榨到極限,也最多也只能拼湊出七八兵馬而已。
兵力上處於劣勢,水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