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笑,不以為然道:“這也簡單,當初主公在許都之時,不是曾受協天子的衣帶詔麼,此乃天下人盡皆知之事。主公便可宣稱,天子在給主公的衣帶詔中有旨,一旦漢室有危,主公可自立為王,以號召天下士民討賊,匡扶漢室,如此一來,主公不就名正言順的可以稱王了。”
這一席話,令劉備眼前一亮,殘存的擔憂一掃而空。
反正天下人只知道他劉備有衣帶詔,至於裡面的內容是什麼,還不是由他自己說了算。
天下士民,多不過是人云亦云,只要大造些輿論聲勢,他們自會信以為真,又有誰會去懷疑。
劉備想著想著,漸漸的眉開眼笑,嘴角悄然上揚,掠起一絲得意之色。
這時,諸葛亮向關羽等人連使眼色,一眾文武們便會意,紛紛跪拜於階前,懇請劉備稱王,一個個連哭帶嚎,擺出一副劉備若不稱王,他們就跪死不起的架勢。
劉備假意猶豫再三,拒辭了再三,終於是禁不住眾人之勸,只得長嘆了一聲,苦著張臉道:“罷了,我豈忍寒了爾等拳拳之心,為匡扶漢室的大業,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存亡,為了討滅陶賊逆賊,我就應了你們的請求吧。”
關羽等眾人無不大喜。
“主公有如此擔當,實乃我大漢之福。”諸葛亮更是長身一揖,深深一拜。
稱王決心已下,諸葛亮在劉備的授意之下,便在幽州範圍內展開輿論攻勢。
於是幽州境內,一時傳言四起,劉備奉衣帶詔,自立封王的傳言,很快就遍傳全州。
緊接著,劉備老家涿郡的地方官,又屢屢上表,聲稱劉備舊居上空屢現祥瑞,乃是上天顯靈,讓劉表稱王。
很快,幽州各地方官吏,便會意了上峰的意圖,紛紛上表,勸說劉備稱王。
官吏尚且如此,那些缺乏思考能力的平頭百姓們,在官府鋪天蓋地的輿論宣傳之下,自然也就跟著認定劉備應該稱王。
劉備假意為難,先後兩次拒絕了眾臣的上表,直到第三次時,才勉為其難的接受。
時年秋末,劉備自稱燕王,改薊縣為薊京,國號大燕。
……
長安城,流言四起,大街小巷計程車民百姓們,都在風傳議論著來自於東方的驚人訊息。
月餘之前,陶商稱王的訊息傳來,已令他們頗為震動,而近日傳來幽州劉備稱燕王的訊息,再次令他們為之震驚。
“陶商這小賊黎王也就罷了,這個大耳賊竟然敢露出了野心,公然稱王,早知如此,當年在中原之時,我就該早點除掉他。”曹操將帛書情報,往案几上一扔,一臉恨色。
左右一干眾臣,忙是跟著把陶商和劉備,一塊罵了一通,大表憤慨。
“陶賊和劉備相繼稱王,聲望定然大漲,天子的影響力卻大大削減,嘉以為,主公也必須要有所行動,絕不能讓此二賊在名份上壓制住主公。”郭嘉的語氣決然道。
“奉孝的意思是……”曹操的眼中,透出一絲精光。
郭嘉清咳幾聲,緩緩站起身來,拱手正色道:“嘉請主公也進封為王,唯有如此,才能號令關隴志士,他日東進中原,掃清逆賊。”
稱王!
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神色都是一震。
曹操也身形一震,驀的抬起頭來,以責備的眼光瞪向郭嘉,訓斥之詞脫口欲出。
那斥責之言都湧到嘴邊,最後一刻卻沒能出口。
曾幾何時,當中原還在曹操手中,天子還在曹操手中時,不是沒人勸說過曹操稱王稱帝,取而代之,卻被曹操嚴辭拒絕。
若是當年,郭嘉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詞,而且還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曹操必定會當場痛斥他一番,把他罵個狗血淋頭。
現在,曹操卻剋制住了。
無非是形勢劇變,今時已不同於往日。
曹操一直沉默不語。
郭嘉見狀,向著曹昂使了個眼色。
曹昂會意,當即出班,拱手道:“當年父親挾天子以令諸侯,若然稱王,恐授人以柄,如今天子卻被陶商這逆賊挾持,父親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曹操身形一震,眸中掠過一絲動心,焦黃的臉上,表情開始變化不定。
“大公子所言極是,陶商和劉備皆是稱王,天子的威信已蕩然無存,主公若不稱王,何以號令關隴軍民。”董昭也拱手進言道。
大公子,郭嘉和董昭已站出來勸進,其餘文武豈能無動於衷,當即也紛紛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