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可 汗

歷史上的吳三桂,就曾叛投了清廷,為清兵開啟了山海關的大門,為清人竊取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以說,吳三桂是漢奸中的典範,帶路黨中的榜樣。

當年的吳三桂做了清兵的帶路黨,沒想到他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竟然又做了女真人的帶路黨。

對於漢奸,陶商從來是沒有半點手軟,統統格殺勿論。

“陛下,山海關乃幽州門戶,此關若失,則女真人就可以輕易入關犯我幽州,所以此關我們非得不可,絕不可落在女真人手裡。”年輕的岳飛,立刻進言道。

陶商點點頭,略一沉吟,拂手喝道:“傳朕旨意,今晚大軍休整一晚,明早全軍拔營,班師燕京。”

陶商決定撤兵,不再跟耶律阿保機對峙下去。

此役能徹底剷除了漢國殘餘勢力,活捉了劉備,奪下居庸關,實際上已經實現了戰前的戰略目標。

至於耶律阿保機,卻是一個實力遠勝於劉備的梟雄。

如今石敬塘等漢將,已投降了耶律阿保機,鮮卑人兵強馬壯,又以逸待勞,還背靠潘縣,實力強悍。

而陶商麾下將士,卻征戰日久,從易京到燕京,從燕京到潘縣,幾乎就沒有像樣的休整過。

在這種情況下,陶商深知,即使再跟耶律阿保機在這裡耗下去,也無法將其擊敗,更別說一鼓作氣的收復雁門,代郡等為鮮卑人所佔的幽並諸郡。

收兵回燕京,先拿下山海關,確保幽州東部的安全,待幽州撫定,將士們養精蓄銳夠了,再揮師北上,收拾耶律阿保機。

旨意傳下,帳中諸將們也知道厲害關係,酒宴就此散去,將天子的旨意傳下,為拔營做準備。

一夜無事,次日天色未明,陶商便率十萬將士拔營而去,只在營中遍插旗幟,以迷惑鮮卑人。

這一招果然有效,待陶商和他的十萬大軍撤離後半日,耶律阿保機才在司馬懿的提醒下,派出趕死隊衝擊魏營,從而得知魏軍已撤走的真相。

耶律阿保機也猜想到,陶商的撤兵是因為山海關的原因,卻又忌憚於陶商的詭詐,不敢率軍大舉追擊,生恐中了陶商的伏兵之計。

於是,在穩妥為前提下,耶律阿保只敢率八萬鮮卑鐵騎,跟跟屁蟲一般,尾隨在魏軍之後,一路向東進發。

幾天之後,陶商大軍順利退至居庸關。

於是陶商便留大將岳飛,楊再興,馬超,鄧艾,率五萬雄兵坐鎮居庸關,防範鮮卑人,自率十五萬大軍,兵歸燕京。

居庸關天險在手,又有諸員大將和五萬精銳的步軍,陶商相信,足以抵禦鮮卑人的進攻。

……

是日黃昏。

居庸關西,鮮卑大營。

大單于帳中,耶律阿保機高坐於上,聽著細作關於魏軍的情報報告。

那稟報之下,正是司馬懿麾下“殘兵”刺客組織的專諸。

專諸聲稱,陶商只留五萬大軍守居庸關,其餘人馬已日夜兼程,趕往燕京。

“仲達,你的人情報可靠嗎?”耶律阿保機眼神半信半疑。

司馬懿捋須笑道:“大單于放下,這專諸乃是懿麾下殘兵中的精英,最善偽裝刺探情報,他帶回來的情報絕對可靠。”

耶律阿保機這才佔點頭,目光中不再有懷疑。

“臣願為先鋒,為大單于攻下居庸關!”新歸降的顏良,慷慨請纓,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功表現。

其餘呂布,張遼,高長恭,石敬塘等歸降之將,被顏良這麼一帶頭,紛紛慷慨請戰邀功。

耶律阿保機卻淡定的緊,沒有半分衝動,目光看向司馬懿和耶律楚材,詢問他二人的意見。

耶律楚材道:“我軍雖有八萬,卻皆為騎兵,善於野戰而不善於攻城,而居庸關又極為險要,那陶商光守軍就留了五萬,依楚材看,此時強攻關城,並非明智之舉。”

“楚材言之有理。”耶律阿保機點點頭,又轉向司馬懿,“仲達怎麼看?”

司馬懿也點頭附合道:“耶律大人所言極是,強攻居庸關確非明智之選,依懿之見,大單于目前最重要的,乃是儘快撫定那些從劉備手裡接收來的城池,把我大鮮卑的旗幟,牢牢的插在燕山內外,待來看秋高馬肥之時,再越過長城,大舉南下,到時何愁魏國不滅。”

“嗯,仲達高見,劉備的這些舊部新歸降了本單于,必定還不踏實,後方沒坐穩之前,確實不適合跟陶商的魏國決戰。”耶律阿保機連連點頭,贊同司馬懿的進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