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已。
&nb至於法正李嚴和王平,雖說是新起之臣,但到底是被劉璋所提拔,才能名揚於世,劉璋於他們而言,至少也有知遇之恩,今聽聞其被陶商所殺,唏噓之餘,自然也心存憤慨。
&nb眼看著眾蜀臣們,一個個悲憤不已,叫嚷著要為劉璋報仇雪恨,曹操的嘴角微微上揚,深陷的眼眶之中,閃過一絲詭色。
&nb他焦黃的臉上,旋即也燃起了怒焰,厲聲道:“陶賊跟你們有仇,本王跟他何嘗不是有血海深仇,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眼下陶賊勢大,我們唯有齊心協力,方才能報仇雪恨,爾等可願歸順於本王,助本王擊滅陶賊,為本王,也為你們自己復仇!”
&nb氣氛已經燃起來了,曹操不失時機的丟擲了橄欖枝,他要的不僅僅是這些蜀國舊臣們被迫歸順自己,而是要他們死心踏地,誠心的歸順於自己,這樣,才好驅使他們為自己真心賣命。
&nb“末將願歸順大王,助大王擊滅陶賊,成就宏圖霸業!”張任第一個跪了下來,慷慨表示歸順。
&nb“老朽也願歸順大王。”老將嚴顏也跟著跪了下來。
&nb緊接著,李嚴和王平二將,也趕緊跟了下來,慷慨聲稱願效忠於曹操。
&nb曹操微微點頭,目光看向了法正。
&nb這時的法正,反而站了起來,拱手悲嗆道:“大王乃天下明主,正自然願歸順大王,助大王成就大業,斬殺陶賊,復仇雪恨。”
&nb話鋒一轉,法正又道:“不過,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大王恩准。”
&nb“孝直請說。”曹操揮手道。
&nb法正便望向南面,一臉悲傷道:“蜀王對我等有知遇之恩,今卻為陶賊所害,臣請大王准許我們在谷口設祭,遙祭蜀王,還請大王恩准。”
&nb法正竟然提出,要遙祭劉璋,這分明表示,他對故主還存在留戀。
&nb這番話說出口時,李嚴不由暗暗皺眉,為法正捏了把汗,心想劉璋都已經死了,你這又是何必呢,徒自討曹操不喜。
&nb曹操並沒有生氣,相反,曹操還微微點頭,眉宇之中,流露出了一絲讚賞,心中暗歎:“這個法孝直,我果然沒有看錯,確實是一個忠臣,這等絕頂智謀之士,還難得如此忠心,能歸順於我,實乃是天助我曹操……”
&nb感慨片刻,曹操忙將法正扶起,正色道:“難得孝直一片忠心,劉季玉在天之靈也當瞑目了,你這請求乃是天經地義,本王豈有不允的道理。”
&nb當下曹操便傳下號令,立刻調集一千士卒,在斜谷口築高臺,遙祭劉璋亡魂。
&nb曹操不但允許法正等舊臣祭奠劉璋,更決定自己親自主持這忱禮,以表示自己對劉璋這個盟友的哀悼。
&nb“大王真乃仁義之主,臣必為大王赴滔滔火,再所不辭!”法正是感激到淚流滿面,撲通就又跪在了曹操面前。
&nb一旁的李嚴看到這場面,方才暗鬆了一口氣,不由微微點頭,心中暗贊還是法正高明,看破了曹操的心思,不但沒令曹操反感,反而得到了曹操更加的認同讚賞,自己還得了個忠臣之名。
&nb“法孝直啊法孝直,還是你高明啊……”李嚴暗暗歎服著。
&nb這時,他就看到跪地的法正,悄悄的向他使了個眼色。
&nb李嚴何等聰明,旋即會意,忙也跪伏下來,向曹操感激涕零,謝曹操準他們祭奠在故主。
&nb他二人這一請一跪,儼然以忠臣自居,令左右那些秦國文武們,無不暗暗點頭讚許。
&nb張任和嚴顏,以及王平三人,反應稍慢了一點,想要下跪拜謝曹操之時,法正二人已經被曹操雙雙扶起,他們要是再跪的話,倒是有些做作的痕跡,只好作罷。
&nb得到曹操信任的法正,遂是帶令著一千士卒,開始在斜谷口處築祭臺。
&nb時近黃昏,殘陽西斜,將那築了半邊的高臺,染上了一層清冷的血紅。
&nb法正立於高臺上,目光遙望著蜀國方向,臉上漸漸燃起了陰冷,口中冷冷道:“陶商,我法正實現宏圖遠志的夢想,絕不會就此放棄,你等著吧,終有一天,我會輔佐曹孟德,向你復仇雪恨!”
&nb……
&nb千里之外,薊京。
&nb北門大開,年幼的王世子劉禪,在諸葛亮和關羽的左右護衛兵之下,正立於城門之前,率領著留守的文武百官,恭迎劉備的王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