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
聽到這個聞所未聞的名字,孫策表情愈加茫然,孫權也學識有限,不知這倭國是什麼鬼地方?
“沒想到啊,我們竟然被暴風颳到了倭國,這也太巧合了吧。”周瑜卻一聲驚呼,聽口氣已經聽明白這裡是什麼地方
“公瑾,你知道這倭國是什麼地方嗎?”孫策迫不及待的問道。
周瑜便道:“臣只是聽說,東海之東,有一處島國,四面環海,秦朝之時被人誤傳為什麼仙島,當年徐福還假借為始皇帝尋仙丹為名,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前往這仙島。”
“怎麼,難道本王竟然被風颳到了仙島不成?”孫策驚奇的叫道。
“那倒不是。”周瑜笑著搖了搖頭,“這世上哪裡有什麼仙島,只不過是那些方士們哄騙秦始皇的把戲而已,這倭國跟那高句麗國,三韓國一樣,皆不過是東夷一支而已,只不過是遠離大陸,四面環海而已。”
頓了一頓,周瑜接著說道:“後來漢光武帝之時,這倭曾派使前來進貢,請求策封,光武帝見那倭使又矮又醜,以為這個國家的人都是這種模樣,便封此國為‘倭’,這倭字正是醜陋的意思,這便是倭國的來歷。”
周瑜洋洋灑灑一番話,道明瞭這倭國來歷,把孫家兄弟聽的是嘖嘖讚歎,歎服周瑜飽讀史書,博古通今。
“倭國,倭國……本王原想要去燕國投奔劉備,卻不想被大風颳到了這倭國,難道這是天意不成……”孫策喃喃自語,若有所思。
孫權看出了自己兄長的心思,眼珠子那麼一轉,猛然想到什麼,便向那遼東商人喝問道:“我問你,這倭國君主為誰,軍隊有多少人,丁口又有多少?”
那遼東商人便稱,這倭國雖名為倭國,但實際上卻並未完成統一,並沒有共同的君主,雖丁口達百萬之眾,但卻分裂成大大小小上百個國家,大點的國家不過一兩萬,小點的國家三四千人都有。
而且,這上百個國家裡,有千人數量的軍隊,就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強國”,有些小**隊數量不足百人。
此外,這倭國因是遠離中原,與神州聯絡不緊密,許多華夏先進的技術都還沒有傳入倭國,這裡的人整體都還處於野蠻落後的狀態。
“百萬丁口!”
孫策聽到這四個字,眼前便是一亮,衝著周瑜叫道:“公瑾,你聽到沒有,這個倭國竟然有百萬丁口。”
“大王的意思,莫非是想……”周瑜也神色一動,驀然間領悟了孫策的言外之意。
孫策也不隱諱自己的意圖,一拂手,坦然道:“沒錯,你猜對了,本王就是想征服這倭國,再以這倭國為根據地,有朝一日反攻大陸,復我大吳江山!”
以倭國為根據地,光復大陸,興復吳國!
周瑜和呂蒙二人,身形皆是一震,彼此對視一眼,眸中湧現出驚奇之色。
未等他二人開口,孫權便搶先道:“倭**力如此之弱,以我大吳數千精兵,不出數年,必可一統倭國,那時王兄便有百萬子民,十萬大軍,又雄踞於島國之上,進可攻,退可守,如此前景,又何必非要往幽州,前去依附那劉備!”
孫權一席話,道出了孫策的心聲,令他的熱血,陡然間就沸騰了起來。
說實話,前去投奔劉備,寄人籬下,實乃孫策走投無路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這種沒有尊嚴的決定,如果不是被陶商逼到了絕路,孫策怎麼可能選擇走。
可眼下,冥冥之中,孫策竟被一場大風暴,刮到了倭島這麼個世外之地,以強者的姿態,出現在了倭國這些野蠻落後的倭民之前……
天意啊,這不是天意,還能是什麼!
“這倭島四面環海,易守難攻,又有百萬丁口,足可徵出十萬大軍,且我們此番出海,還帶了大量的工匠,相信不出數年,就可以改變倭島落後的局面,這樣的話,以倭島為根據地,反攻大陸,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周瑜尋思分析了一番,眼眸中也漸漸燃起了興奮之火,顯然也贊同孫策的決策。
眼見孫權和周瑜二人,儘管贊同自己的決定,孫策更有何疑,當即一拂手,傲然道:“既然如此,本王便決定了,不再去投奔劉備,全軍登陸倭島,本王要在三年之內,掃平倭島,在海外重建大吳國!”
孫策豪情萬丈,自敗走江東之後,重新又燃起了那種與生俱來般的自信。
他的身上,再次又顯現出了小霸王才有的霸絕之氣。
左右孫權周瑜二人,還有那些追隨上島的吳軍將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