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豪強們雖遭受過孫策當年的打擊,但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實力已恢復了不少,若城中的豪強們真心出力,孫策至少能拼湊出近五千的精銳兵馬。
可惜,孫策的美好願望,卻被陶商無情的給攪黃了。
原因為在於那道《告建業軍民書》。
正是魯肅親筆所寫的這道檄文,勾起了吳中豪強們對孫策舊日的仇怨,而其中的威脅之詞,又使他們畏懼於陶商之威,生恐相助孫策,建業城破之後,會如同荊放蔡家、蒯家那樣,被大魏之王血洗滅門。
種種考慮之下,建業城中的豪強們,便不敢相助孫策,以各樣的理由,拒絕了向孫策獻出他們的私兵。
正是因此,孫策的王令下達了多日,豪強們卻只獻上了不到八百私兵,大多還都是老弱病殘的弱兵。
王宮大殿。
孫策看著手中那道《告建業軍民書》,英俊的臉龐扭曲變形,燃燒著深學的恨意,恨到眼珠子幾乎都要迸射出來。
“魯肅,你這個叛國之賊,我殺要了你,我要殺了你啊——”
孫策咆哮怒罵,將手中的檄文,幾下撕成了粉碎,憤怒的扔到了階下。
怒不可遏,孫策瘋了似的將手中的帛書撕成粉碎,然後扔得遍地都是。
“陶賊,你這個奸賊,你以為你得到了魯肅這個叛賊相助,憑這一道檄文,就能煽動本王的子民背叛本王麼,笑話,簡直可笑之極!”
孫策衝著殿門方向,咆哮即罵,極盡諷刺,彷彿陶商就站在那裡。
左右的侍從們,個個都膽戰心驚不敢說一句話。
這時,殿外響起了腳步聲,卻是周瑜、張昭,還有龐統走了進來。
看著遍地碎屑,三人對視一眼,已明白了什麼。
龐統便笑著寬慰道:“陶賊也真是可笑,想單憑一個叛賊的胡言亂語,就想瓦解我們的人心士氣,真是可笑啊。”
龐統一番話,令孫策的表情,稍稍好轉,怒氣也漸漸平息。
這時,周瑜輕吸了口氣,趁機道:“大王,建業之重,就在於西面的石城,那裡必是陶賊主攻方向,臣請大王再給臣撥一萬兵馬,臣集中一萬五千兵馬,必可守住石城。”
周瑜不提增兵便罷,他這麼一開口,孫策就壓不住心中火氣,沉聲反問道:“周公瑾,上次本王給了你兩萬兵馬,你都沒能守住牛渚,現在你又要本王給你增兵,本王倒想問問,你到底有沒有信心守住石城?”
孫策也確實是氣昏了頭,這番話,竟是在質疑周瑜的能力,埋怨他牛渚失利。
這麼多年了,孫策對周瑜是何等信任,情同手足一般,何時曾說過這樣重的話。
此言一出,周瑜身形劇烈一顫,頓時面露慚愧之色,心頭甚至有一種被刀割的痛苦。
先前牛渚一敗,周瑜確實也自責不已,回京之後便向孫策謝罪,聲稱沒有能力去守建業,請孫策別擇賢能。
孫策心對周瑜自然有抱怨,但眼下諸將死傷無數,韓當程普等老將皆是被陶商所殺,幾員孫家子弟雖有將才,卻皆年輕尚輕,不足以擔當重任,放眼眾將中,也只有周瑜有此統帥之才。
孫策沒有辦法,當時只是安慰了周瑜幾句,卻依舊叫周瑜擔當重任。
卻不料,他今天被氣昏了頭,一時怨氣衝腦,竟是這麼不給周瑜面子,公然就埋怨起了周瑜。
話一出口,孫策便意識到傷了周瑜的心,有些後悔,卻又不知該怎麼收回,又不傷了自己的顏面。
周瑜神情尷尬,立在那裡,又是羞愧,又是傷感,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昭見狀,便擺出一副老資歷的架子來,也教育道:“公瑾啊,你也真是的,牛渚失利之事,我也就不說了,可你看看你推薦的那個魯肅,是個什麼樣的人啊,竟然背叛大王不說,還敢公然寫這種所謂檄文來誣衊大王,真是的。”
張昭在吳國也算老資格了,孫策卻只是尊重他,並不重用於他,卻將周瑜這樣的年輕人依重為棟樑,張昭看在眼裡,對周瑜早就嫉妒的不行。
這個時候,眼見周瑜被孫策所怨,他想也不想,自然是站出來踹上兩腳。
他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番一出口,孫策剛剛平伏下的怒火,轉眼又被點燃。
孫策當即跳了起來,指著周瑜埋怨道:“周公瑾啊周公瑾,當初你信誓旦旦的向本王舉薦魯肅,說他是你的好友,還是什麼王佐之才,本王就是聽信了你的推薦,才重用於他,可你看看他現在都幹了什麼好事!這就是你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