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拉的技術比德儀差了不少,但我們手上德儀的資料卻不夠多。”
“那這方面我們就先放一放。”
胡文海乾脆的說道:“等我處理完了閘流體的問題,再來著手解決無線通訊網路的事情。”
“好。”羅西點了點頭。
他看向胡文海身後兩個工作人員捧著的大紙箱子,饒有興致的問道:“胡總,這裡面就是能解決閘流體問題的裝置嗎?”
“對,這就是整合門極換流閘流體。”
胡文海招手,讓人把紙箱放在桌子上,然後看了看錶,對羅西說道:“羅工,今天的時間還來得及。你讓負責結構的工程師也過來,咱們一起對電力部分進行一些改造。”
“好,我這就去。”
雖然無比好奇,但羅西還是飛快的跑出了實驗室,去找負責結構的601所工程師過來。
……
“開什麼玩笑,縮減閘流體的體積和散熱?這不可能。有這種技術,我們早就用在殲八戰鬥機上了。”
負責結構的工程師梁宏偉滿臉的不相信,但還是饒不過羅西的執拗。硬是被他給拉了過來。
“飛機結構設計是們科學!科學懂嗎?什麼年代了,還搞放衛星那套呢。你們這部分要想的辦法是砍哪部分功能。給閘流體省空間。而不是神神叨叨的,要搞什麼體積和散熱都減小的閘流體。”
“哦,所長你也在。”梁宏偉看到顧所長,這才收起了滿臉的不耐煩,規矩了不少。不過嘴上的抱怨,仍然是一點沒少:“您可是飛機設計上的泰斗,就這麼不按科學規律蠻幹,您也不發表一下意見?”
“看看再說。”顧所長擺了擺手。沒有說的太多。
見顧所長是這個態度,梁宏偉也收起了不滿意的樣子,無奈的點了點頭。
一段無人機的機身被擺了出來,大概是在飛機的前半部。為了長時間滯空的需要,針眼無人機需要攜帶大量的燃油。而考慮到燃油的動態重量變化,一般來說需要把油箱放在重心點上。這樣一來,飛機的後半段就是油箱、發電機、電池和發動機這樣的組成。
而飛機的前半段,則主要是各種感測器、處理器、網路和電子電力裝置。為了不對飛機的重心造成影響,每一個子系統的每一件裝置的新增或者減少,都必須有結構工程師來進行詳細的計算。尤其是無人機這種體積小,很難留有冗餘技術指標的系統,每一點重量就更要斤斤計較<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好了。我們來看看。”
胡文海開啟紙箱,從裡面拿出了一塊影集那麼大的電路板。上面是一塊金屬圓片鑲嵌在pcb板上,圍繞著這塊圓片,各種貼片和元器件彷彿排列整齊的軍隊一般,充滿了和諧的美感。
“這就是整合門極換流閘流體?”
不僅是羅西,在場的所有人都抻長了脖子,滿腹好奇的看著胡文海手裡這塊東西。
“它有什麼用?”
顧所長好奇的看了看,指著中間的金屬圓片說道:“這就是閘流體吧,看起來和原來沒有什麼區別。”
“是沒有區別。它只是能夠更好、更快的實現閘流體的全部功能而已。”胡文海點了點頭。
和igbt功能上或許有想通的地方,但igct的技術脈絡是從閘流體到gto一脈相承。始終都是對閘流體的一種控制技術改進。
不像igbt使用的是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和閘流體已經不是一個基礎了。
在igct身上。當然還能看到閘流體的樣子。真正起到革命性作用的,實際是整合的門極換流技術。簡單的說,就是把硬門極驅動電路和門極換向能力整合到了一起。因為它的驅動電壓下降、門極換向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的原理雖然與閘流體和gto相同,但由此導致了能耗降低,將閘流體的配套功能都整合到晶片上,最終一大堆佔地不菲的整流和散熱裝置,就變成了相簿影簿大小的一片電路板,也幾乎不需要什麼散熱需求了。
從原理上來說igct可以說只要有了gto的技術,接下來就是思路問題了。歷史上好死不死,這個思路始終沒人想到。等abb好不容易靈光一閃,結果沒幾年igbt橫空出世,硬是把屬於igct的風頭搶了個七七八八。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國內、不,甚至是國際上,連gto也只有一家德國公司剛剛研究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