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價,這是一個後世形容中國產品價格的形容詞。
當然實際上對於三十年後的中國來說,如果產品能賣出韓國大白菜的價格,那真是做夢都要笑醒的事情。
而實際上,中國鋼鐵的銷售價格,甚至連大白菜的價格都比不過。
而在八十年代來說,中國人在工業品出口上,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優勢究竟有多麼大。
這裡因素很多,比如國內工業沒有達到後世的水平,無法發揮規模化的優勢。
再比如說國企體制下,工廠對國際市場體系並不瞭解,而進出口公司本身精力和責任心有限。
以及國企產權不明確,沉重的社會負擔讓企業經營的間接成本吞沒了生產資料成本的優勢……
對很多國企來說,似乎對自己產品和外國產品比較的不自信似乎已經深入骨髓。很多時候其實完全是思路問題,想不到、不敢想,於是市場放在那裡卻只能等著國外的產品佔領國內的市場。
但事實如何呢?
就以大港造船廠1981年承建的包氏兄弟船運公司的萬噸散貨輪來說,成本方面單說用鋼是1200噸。1981年造船用鋼材計劃內價格是1800元/噸,也就是說鋼材成本大概是兩百萬人民幣左右。
再算上船用裝置和各種輔料、人工、管理、折舊等成本,這艘1.2萬噸散貨輪的成本造價,大港造船廠自己核算是在三百八十萬人民幣左右。
而它的合同價格,則是三百五十萬美元。
相對同期韓國或者日本的造船廠,建造同樣級別的萬噸散貨輪,價格則是七百萬到一千二百萬美元之間。
1981年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內部價是1:1.7。
也就是說。如果換算成美元,中國建造一艘萬噸級散貨輪的成本,大概在二百二十萬美元左右——注意。這個時候人民幣對美元是固定匯率,匯率不起調節進出口作用。而是由進口補貼出口。
實際匯率,經過出口補貼之後,一般能夠達到1:4到1:5左右。
由於當時中國是計劃經濟,很多物質並不能用價格來衡量價值。因為正常來說,市場價格是根據稀缺性發現的,而不是根據產品本身價值發現的,同樣的鋼材拿到黑市上流通,價格翻上一兩倍也有可能<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一艘萬噸散貨輪的具體成本究竟是多少。在當時的中國工業體系裡,基本就是一筆爛賬。
然而即使如此,當年三百五十萬美元一艘的萬噸散貨輪,也絕對是一筆大賺特賺的生意。
到了1985年,中國放開匯率的聲音已經是主流,而此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已經調整到了1:2.9。
也就是說,哪怕維持當年三百五十萬美元的價格不變,利潤也平白增加了六成。
這五百五十萬美元,算上出口補貼退稅。真真是應了那句話,報價是按照翻兩番再換個幣種來的。
由此可知,當孫廠長聽到胡文海給安東尼的報價是五百五十萬美元的時候。心中是跑過多大一群“草泥馬”了。
“胡總,這個價格也太高了吧!”孫廠長簡直不敢相信,搖搖頭又拍了拍臉,像是覺得自己在做夢似的:“還有,包氏兄弟人家是香江人,能聽咱們的麼?”
胡文海笑笑,拍著他的肩膀說道:“孫廠長你放心吧,包氏兄弟不會拒絕的。包玉剛當年是見過總設計師的,不然當初你們造的那艘船訂單是哪來的?這點小事他不會不幫。不僅會幫。而且還會全力以赴。別忘了,去年中英聯合宣告……”
胡文海話沒說完。孫廠長頓時恍然大悟。不用說了,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宣告聲尤未落,包玉剛堂堂世界船王,哪會有這麼不開眼。
“但是價格?”孫廠長還是憂心忡忡。
在他看來,國內造船業在國際上名聲不響——不,乾脆可以說就是個小透明。他逼急了想到承攬國際造船業務,也是衝著盤活三角債的目的去的。只要有些微利潤,大港造船廠就能緩過一口氣來。
價格開的高了,萬一把客戶嚇跑了怎麼辦?
胡文海則是胸有成竹,神秘的笑道:“孫廠長你可知道安東尼是怎麼找到咱們這裡來的?”
孫廠長愕然,是啊,這麼一個大客戶,怎麼就徑直找到了自家頭上?
“三菱重工給他的報價是一千二百萬美元,他這才找到咱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