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暢愣了一下,下意識的點頭回答道:“商用飛機在設計上就已經考慮了模組化的需求,可以更換相同標準的其他型號發動機。單就MD82這款支線客機來說,羅爾斯羅伊斯的RB211-06發動機就比較合適。它曾經裝配過洛克希德公司的L1011三星客機,也算是久經考驗了。”
胡文海“哦”了一聲,瞭然道:“這麼說來,我們向GM公司訂購的客機,換裝羅爾斯羅伊斯的發動機完全沒有問題了?”
“沒有問題,完全沒有問題的。”常暢重重的點了點頭。
胡文海微笑的看向周圍眾人,目光在他們身上一一掠過。果不其然,已經有心思動的快的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們向GM公司訂購的客機訂單足有一百六十七億美元,數量在兩百到三百架之間,整個合同執行需要至少十年時間。發動機的保守需求量也要有六百臺,算上備件和後續需求,未來對民航發動機的進口數量很可能高達兩千臺以上。”
“兩千臺發動機,十年的世紀合同。這原本都是普惠公司的生意,和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然而如果我們把這個機會給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各位覺得我們提出什麼要求比較合適呢?”
在屋內的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心裡越是盤算,表情就越是嚴肅緊張起來。
市場換技術,這是一個譭譽參半的政策。用中國遼闊的市場從外國企業手中換取技術,你來中國賺錢,中國則從你身上獲得需要的技術,大家各取所需。從理論上來說,顯然是雙方合作共贏,完全可以實現的事情。
然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市場換技術卻屢屢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最終真正實現市場換技術的成功案例,也是鳳毛麟角。
原因究竟何在呢?經過胡文海的潛心研究,他逐漸摸索到了一個規律。
要想市場換技術,首先必須要將國內擰成一股繩。簡單來說,市場必須壟斷,至少要組成足夠堅實的統一戰線,然後才有足夠的實力去和國外企業進行談判。
這個政策的反例,最典型的就應該算是中國的乘用車市場了。
在開放乘用車市場之前,國家政策的想法是好的。用中國龐大的乘用車市場作為交換,從乘用車企業手中得到技術。為此國家也確實做了很多努力,制定了很多嚴格的政策。
比如說乘用車生產牌照,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必須執行的合資政策,還有必須在國內建設技術中心等擴大技術交流的手段。按道理來說,中國的乘用車技術在外資進入之後,應該取得長足的發展。
但結果卻並非如此,與外資合資之後的國產乘用車企業,辜負了國家的期待。
到2016年,中國乘用車產銷量2800萬輛,蟬聯了八年的全球第一,是世界最大的乘用車市場。然而自主品牌的佔有率卻是低的可憐,整體在五分之一左右徘徊。即使是推出的自主品牌,其技術仍然不為我們自己掌握。
德國大眾的半壁江山都在中國,然而一汽和上汽拿到的技術卻是少得可憐。一汽的自主車型技術來自馬自達,採用的是豐田地盤,上汽的榮威技術則來自英國和美國。中國的乘用車市場是丟了,但技術卻沒有換回來多少。
不過話又說回來,中國市場換技術這個政策在汽車行業並非是全然失敗的。乘用車雖然全軍覆沒,但商用車卻是一枝獨秀。中國的商用車產業大可呸一口唾沫,哼一聲“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商用車的卡車和客車等市場同樣也是技術引進,同樣也是市場換技術。然而最終結局卻截然不同,中國領導人出訪國外,推銷中國產品最熱心的就是兩個產品。一個是高鐵,另一個就是商用車。
和全面開花的乘用車市場不同,中國的商用車市場基本上就是三個山頭。東風、重汽和一汽掌握了國內市場,最多再算上歐曼和陝汽,整個市場是非常抱團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明顯的差別呢?原因實際上在1983年從斯太爾戴姆勒被引進國內與重汽合資的時候,整個格局就已經確立了。而確立這一格局的,只不過是一份“檔案”而已。
這份對斯太爾專案可行性的國家批覆當中,明確指出中國商用車引進要實現“重型汽車廠的緊密聯合,改組‘小而全’、‘中而全’的生產格局。改造工藝、更新裝置、組織專業化大生產,實現產品更新換代,發展系列化多品種,結束單一品種的生產歷史。利用老廠改造新廠,在老陣地上發展新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
在後續其他外資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