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市場經濟裡商品的價格由供需結構決定,這是寫到了教科書裡的內容。
香江晶圓廠背後的股東們當然是想圍標的,反正利潤都已經賺到了手裡,大家排排坐分果果的結局也不是不能接受。
按照供需關係,賣家只有一個,那麼價格就有賣家決定。買家如果只有一個,那價格就只有買家決定了。
如果買家和賣家都只有一個呢?
那就把其中一方變成不止一個啊!
新科丟擲的方案,其實就是太陽底下沒有的新鮮事——兩桃殺三士而已。
不以資金收購,而是用香江的地產、股票和證券等資產競標,當然就是在香江晶圓廠的股東們背後製造了新的不平衡。
有些股東在香江晶圓廠佔股大、資金多,但是在香江本地關係薄弱。有些錢多、股份少,關係多或少,有些錢少、股份少,但是關係多……
真的要分清楚,香江晶圓廠背後的每一個股東,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如果競標方只有香江晶圓廠一家,當然是不作他想。但新科丟擲來的方案偏偏不看資金看香江的金融證券和地產,誰還不能動點小心思了?
而且關鍵點在於,這些香江晶圓廠股東基本上都是IGCT專利聯盟的成員——也就是說,對新科和外界堪稱殺手鐧的專利壁壘,對他們內部是失效的。
如果哪家股東真的湊出一筆無可置疑的香江資產來競標而且成功,那麼未來IGCT數百億美元的市場,基本就會被這一家收入囊中。
這個動態模型基於兩個準則:一個是資產爆炸理論,一個是商業行動猜疑鏈。
即,如果有一方股東選擇競標,那麼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將很容易掌握大量的香江本地資源,在投入不大的情況下即可得到IGCT的專利和市場,實現資產爆炸。
猜疑鏈則是說,在沒有絕對市場監管的地區,任何一方無法判斷敵人和盟友的行動在足夠的利益下是否會遵守承諾。
由此可以推匯出……
當然,如今這個局面,其實並沒有、也不需要有什麼科學家來歸納總結。都是商場裡打滾的選手,新科的方案扔出來之後,幾乎立刻就有人意識到了胡文海的目的。
而即使沒有當場意識到的,過後也自然會有智囊指出事情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在會議之後,香江晶圓廠的董事會議上,各家股東都是賭咒發誓不會單獨與新科媾和。
但事實上則是,大量的國際熱錢立刻開始尋找各種渠道進入香江。
由於香江執行的是聯絡匯率制,也就是說只有發鈔行向金管局存入1美元,然後才能在市場上發行7.8元港幣。當大量的國際遊資進入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市場上的港幣會迅速增加。
然而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香江本身實際能夠消化的資本很小,這裡畢竟只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小島而已!港幣的基礎規模1993年僅僅不到900億,也就是115億美元左右。
那麼我們回頭來看IGCT專利的價值,單隻IGCT晶片每年純收入就超過十億。但這並不是香江晶圓廠的全部利潤,別忘了香江晶圓廠的股東手裡還有大量的外圍專利,香江晶圓廠本身也不是隻生產IGCT晶片這一種產品,而是有著上百種應用IGCT晶片的產品。不可控、半控、全控,電流驅動、電壓驅動,從V以上,變頻、逆變、功率器件,模組化、專用型號、消費產品……
這是一個年利潤上百億的巨大市場,IGCT專利不僅意味著利潤,同樣作為核心技術更意味著話語權、影響力和市場地位。這樣的專利技術,誰知道價值究竟多少呢?就是讓普華永道去計算,恐怕也拿不出一個準確的價格吧。
所以對於有志於掌握功率半導體市場的財團來說,手裡的籌碼沒有一個明確的上限,只能是多多益善。
“新科希望獲得的是香江的地產和金融證券,這其實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
畢馬威香江會計事務所作為四大之一,也許從來沒有這麼極致的忙碌過。當然,會計師平常的工作就已經很忙碌了,996什麼的是再正常不過——但人家拿的是高薪啊!
可即使是已經對高強度工作習以為常的四大之一,畢馬威的會計師們都已經有些熬不住了。
香江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熱錢規模,正在無孔不入的進入這個不大的池塘。要想為這些能嚇死人的熱錢進行合理的投資配置,絕對是一個能讓人吐血的工作。
如今畢馬威諮詢公司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