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一章:西北第一快手

第六十一章:西北第一快手

按照“賊王”的指示,他們的目的地是河州。

從L州到河州大概一百多公里,走高速公路兩個小時即到,但坐到了客車上,申帥才知道,高速公路有一個路段塌方,他們坐的這班車將改道走山路,路程需四個小時。

客車離開了都市,西北的荒涼頓時呈現在眼前,公路兩邊的山上光禿禿的,平地上的植物也少見,滿目皆是灰色,色調單一,人跡罕見,讓人的心裡感到了一絲乏味和寂寥。

剛開始,慕容甚是活躍,對什麼都感到新鮮,一會看看窗外,一會聽聽音樂,但四周實在沒什麼看的,隨著客車的顛簸,他竟歪在座椅上睡著了。

時間還早,“賊王”就給申帥講起了他的故事。

“賊王”的真名叫李尋風,老家在十三朝古都XA,但人卻居無定所,飄忽不定。

很多人都把賊稱為盜賊,其實在江湖中,盜和賊是兩種不同概念的行為表現,盜的行為是“劫”、“掠”、“搶”、“強”,不僅動武傷人,甚至還要人命,小者三五成夥打家劫舍,大者呼嘯山林攻城掠地。而賊的行為則是“偷”、“竊”、“扒”、“盜”,不動武,不傷人,不害命。

大家以為“偷”、“竊”、“扒”、“盜”不是一個意思嗎?其實不然,在過去,偷叫“吃順錢”,竊叫“吃屋錢”,扒叫“吃洋火錢”,盜叫“摸黑錢”,還有搶奪的叫“跑頂宮”和在交通工具上作案的叫“跑輪子”等。

《天下無賊》中的黎叔曾說過:“最煩你們這些打劫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言外之意,“賊”是一種技術工種。

練好技術靠的是努力和天賦,而學好技術靠的是老師。李尋風就是個有天賦的人,他的老師是他的爺爺,這就必須要提到他爺爺的本事,儘管他沒有見過爺爺。

李尋風的爺爺是做過賊,也在賊窩裡長大,但他卻是國家的功臣,他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鎖王”——李繼業。

據說,李繼業原籍在穗城,祖上在穗城也是高門大戶,從名字上可以看出家族對他的祈望。但不幸的是他五歲那年遭到匪徒綁票,正在雙方約定交付贖金的時候,珠江上游的堤圍突然崩決,剎那間,屋倒房塌,人群逃散,李繼業也被洪水席捲到了一個屋頂,萬幸的是被人救起,那人帶著他一路往西,最後在XA將小李賣給了別人。

這個別人沒有名字,江湖人都稱呼他叫猴爺,是XA本地幫的一個賊幫頭目。

在舊社會,賊的行當有很多種,所謂“賊有賊伴,盜有盜夥”,賊也有自己的組織,而且分工明確,分幫分行,各有一套,各行其事。除了分幫分行,又分地段,不能隨便侵入別人的地區去“搶生意”。如果不聽警告,輕則挨一頓打,重則有遭到砍去手腳等處罰的,絕對的市場細化,定位明確,而且各自有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比現代賊的模糊化目標和無序競爭規範多了。

猴爺的行當是吃洋火錢,也就是當扒手,他的團伙主要以孩童為主,利用小孩去偷竊財物,陝西話叫小孩稱做猴娃娃,所以這類的扒手組織在當地叫做猴子門。

扒手組織裡的等級森嚴,猴子門也不例外,像李繼業這樣剛進組織的學徒叫猴崽,出師後叫猢猻,待做出一定成績後可升職為猴哥、猴姐,師傅叫猴爸,老大叫猴爺,如果有人犯上,則要受到嚴厲懲罰。

幫有幫規,盜亦有道,猴子門的規矩是,第一不殺人;第二不動武。偷東西被發現,捱打時不得還手,只能跪或躲;第三兔子不吃窩邊草,對左鄰右舍不但不偷盜,而且在他們困難時還予以救濟。這是有道理的。不殺人、不動武可以保命,大多數人見是孩子也不會太過於為難。而鄰居們如果對他好,起碼他不會領著人找你的麻煩,甚至還設法保護你。

當然,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扒手,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技藝嫻熟的扒手,能夠不斷為組織帶來豐厚利益,所以,猴爺和猴爸在訓練上是非常嚴格和殘酷的,一個猴崽最快也要三年才能出師。

令李繼業感到意外的是,負責訓練他們的猴爸竟然是個殘廢,但從猴哥、猴姐甚至猴爺對猴爸的態度看,似乎都對這個廢人非常尊重。

猴爸的外號叫氣死鬼,人稱西北第一快手,據說他能瞬間空手取人身上的任何物件,包括內衣和體毛,而且被盜的人毫無覺察,這是形容他的快。

只所以叫他氣死鬼,是他喜歡打抱不平,專門捉弄那些達官貴人,不但偷了你的東西,還變著花樣整蠱你,氣死人不償命。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