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斷頭飯
中秋節過後,監獄廚房又恢復了往常的平靜。
有一天,刀爺突然問東方黍:“你師傅安排你參加明年的“廚王爭霸賽”,你覺得評委們評分的標準會是什麼?”
“大概是材料、美味、健康、造型、創意、烹飪技巧這些吧。”東方黍答道。
“你覺得最重要的是哪一點?”刀爺又問。
“當然是味道,飯菜的最終歸宿還是要吃到肚子裡嘛。”東方黍自信地說。
“那好,今天有個死刑犯要執行處決,他的最後一餐由你負責,有本事讓死刑犯吃飯,你就能征服那些評委。”刀爺說。
啊,這就是所謂的斷頭飯嗎?東方黍激動而忐忑地接受了任務。
經詢問獄警,這名死刑犯對最後一餐並沒有什麼要求,東方黍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給他做了一葷一素,葷的是紅燒肉,讓死刑犯享受人生最後的饕餮,素的是一盤生菜,死刑犯在臨死前都相信生死輪迴,這是一種心理暗示。
考慮到犯人是北方人,東方黍還特意煮了一大盤的餃子。
上路的餃子,回家的面。東方黍還是花了一番的心思的。
做好飯菜端過去,東方黍見到了那死刑犯,戴著重重的鐐銬,模樣很年輕,一副深度眼鏡,顯得很有學問,長得也白白淨淨。
但就是這麼文質彬彬的人,在綁架勒索未果,面對一名孩子時,不管那孩子如何的求饒,如何撕心裂肺地呼喊,他還是毫不動心、麻木不仁、十分殘忍地將孩子殺害了。
這會的他,全然沒了犯罪時的瘋狂,癱坐在地上,臉上沒一點血色,眼睛痴待著,嘴裡不知在唸叨著什麼。
東方黍將飯菜端到死刑犯面前,那人甚至連眼珠都未轉一下,東方黍輕輕地提醒了一句,那人置若罔聞地繼續唸叨,根本沒看那飯菜一眼。
沒辦法,東方黍只好離開。
待死刑犯押走,東方黍取餐具時,那犯人對他精心做出的飯菜竟絲毫未動。
他像被擊了一悶棍,呆立在那裡。
透過獄警介紹,他才知道,死刑犯在最後的日子裡,心理變化非常明顯。從一審被判死刑到執行死刑,時間跨度大約一年左右。宣判後一週裡,死刑犯就很難正常作息,哭鬧是常有的事,面對生死大關,人難免抗拒逃避,甚至崩潰。
生命將要或已經進入倒計時的死刑犯,在經歷了哭鬧和情緒崩潰,對死刑的牴觸和恐懼慢慢消退後,一般便開始懺悔反省,反反覆覆直到想通,接下來就是難熬的等死,最後的執行對他來說,其實是一種解脫。
很多死刑犯在宣判後,監獄會特意改善他們的伙食,一般到執行死刑的那天,對死刑犯一些不出格的要求,會盡量滿足,尤其是吃的一般的都能透過。
古人都說過:死也要做個飽死鬼。更何況現在是文明社會。
但,一個死刑犯明知道自己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不可能還去考慮臨死前吃些什麼,你就是給他做“啤酒炸雞”他能有胃口吃嗎思密達?你就是給他做五味俱全的“冬蔭功”湯,他有心思喝嗎薩瓦迪卡?
很多人到最後才明白,人在最後的關頭最需要的不是物質滿足,還有很多比物質更重要的東西。
事實上,大多數死刑犯最後一餐都不吃東西,也許此時他們正在思考更多的事情。
東方黍失敗了,他做的斷頭飯沒人吃。
待他灰溜溜地向刀爺請教時,刀爺卻說:“很多事要自己去悟,悟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東方黍一聽,我去,怎麼和莞父的說的話一樣,都是讓他自己去悟?如果人人都能領悟的話,那還拜師傅幹嗎?
他轉而想到,這或許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試想,如果換成自己身臨其境,在生死關頭上,想吃些什麼呢?是否能淡然自若、沒心沒肺地大吃一頓斷頭飯?
怎麼可能?還沒吃就嚇尿了,聽說死刑犯在執行槍決時,法警往往會用麻繩把他們的褲腿紮起來,就是為了防止死刑犯臨刑前大小便失禁。
咦,如果是這種死法,也太沒尊嚴了,那豈不是吃多少拉多少,到時,死人不就變成了屎人?
不走了,我倒要看看你刀爺是怎麼做的斷頭飯?東方黍不服氣地想著。
好在大葉島關押的都是些重刑犯,沒讓東方黍等多久,又有一位死刑犯要處決。
這個死刑犯是個姓王的黑道大哥,外號疙瘩王,這是私底下叫的,當著面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