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六章:末日武器

第二天就找到了袁建設。

於是,袁建設舅舅又花了一些糧票,一路派人將外甥接到了香港。

到了香港,袁建設又開始了學業,因成績突出,被保送到了日本的東京大學。

大學期間,袁建設成績一直都很突出,特別是物理方面顯現出超人的天分,後來因一篇論文被日本著名核物理專家晃生文策所看中,收做了學生。

正是在袁建設的協助下,晃生文策成功完成了在加速器中進行人工加速之粒子撞擊原子的實驗,也讓日本完全擁有了造原子彈的能力。

應該說,袁建設在日本的生活過的很愉快,一個有專業知識的人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呢,當然是學有所用,用之有果;那麼,一個普通人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呢,當然是和平、安定、優裕和無憂。這些,在日本他都得到了實現。

但他竟和父母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好景不長,日本在右翼政客當權的時代開始了大規模的排華,日當局捏造各種罪名,汙衊華僑和留學生從事間諜活動,採取高壓手段強迫他們反對自己的祖國。

針對袁建設的特殊情況,這可是對日本國有突出貢獻的人,所以日當局威迫利誘他只要寫下宣告書,就可以加入日本國籍,並繼續享受現在所享受的一切。

想起父母的遺言,袁建設堅決不同意,再加上他的導師晃生文策不幸去世,沒了保護神。日當局當然不會讓他回國,就把他關了起來。

其實,袁建設和父母一樣,只是個天資卓越的科學家,畢生都渴望在和平環境中工作,但卻不斷捲入政治的旋渦中。在歷史面前,個人命運的無奈與弔詭當真是令人嗟嘆。

這一關就是十年,直到右翼政權倒臺,袁建設才獲得了自由。

但也就是這十年中,讓袁建設得以有時間研究更多的東西。

袁建設和他的導師晃生文策研究的是核聚變。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從一種原子核變化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變化為輕的原子核,叫核裂變,如原子彈爆炸;如果是由輕的原子核變化為重的原子核,叫核聚變,如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

而袁建設在軟禁中所研究的課題正好相反,是一種新的物理發現:反物質。

在粒子物理學中,反物質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2010年,歐洲研究人員在科學史上首次成功“抓住”了微量反物質。2011年,中國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重的反物質粒子——反氦4。

那麼,研究這個反物質有什麼用呢?反物質粒子又能幹什麼呢?

舉一個例子: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核武器莫過於氫彈。蘇聯於1961年10月30日用圖-95轟炸機成功試爆了一顆直徑2.5米、長約12米、重達26噸的A602EN氫彈,5000萬噸TNT當量,研製人員稱其“大伊萬”,外界稱其為“赫魯曉夫炸彈”,是迄今為止人類爆炸過的威力最大的炸彈。

這顆氫彈在4000米高空爆炸,在地面炸出一個直徑超出3公里的彈坑,200公里外地下掩體中的試驗人員有人在強烈刺激下精神失常。核爆炸後,4000公里內的飛機、導彈、雷達、通訊裝置全部受到影響,蘇軍整個通訊系統聯絡中斷一個多小時,美國設在阿拉斯加和格陵蘭島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電子系統大都受損,雷達無法操作,通訊中斷。核輻射的影響範圍超出了最初設想,造成多個城市緊急疏散,數以十萬計的居民背井離鄉。

簡而言之,氫彈爆炸的威力是廣島爆炸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力的500倍,而1克反物質的破壞力就可以超過世界上最大的氫彈,是原子彈爆炸力的2000倍。

所以,神秘的“反物質”或許將成為人類的“末日武器”。

但反物質的作用遠遠不是製造武器那麼簡單,它最大的重要性在於,能讓人類更好的瞭解宇宙的性質和起源。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想把人類送上火星,那麼要需要上千萬噸以上的化學原料,而如果是以反物質為燃料的話,僅需要幾十毫克就足夠了。同時時間也大為縮短,只需要6周的時間就可以到達火星。要知道,2003年6月11日,由美國發射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是經過7個月的飛行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