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遞減,所以“比諾”餐廳所供應的每一道菜都只有三到五口的食量,確保每道菜都保持最佳效用狀態,為食客帶來最高品質感的口腹之享。
說得太好了,掌握適度,才能恰倒好處;有點遺憾,更能留住美好的回憶。這一道道菜不光是美味佳餚,裡面還蘊藏了一些哲理啊。東方黍琢磨道。
接下來,東方黍一共品嚐了二十道菜,款款味道不同,款款令人稱奇。
像那道炸軟殼蟹,做法不令人稀奇,與眾不同的是它的蘸料。將蟹炸好後,抹上沙拉和一小碟醬汁,沙拉是用炸小茴香和芝麻葉做的,醬汁是甜椒泥,重要的是,小茴香來自中亞,甜椒泥出自地中海,這兩種相隔幾萬裡的香料竟然合拍,將蟹肉的味道給提升到了極致。
不光是常見的食材,有的食材和做法連東方黍都覺得匪夷所思。
後面上來一道菜,簡單的瓷碟上放著兩片簡單的肉乾,東方黍直到吃完了都未品味出自己吃的是什麼,只是覺得味道有點怪但還挺好吃。
問了廚師才知道,他剛才吃的僅僅是兩片柚子皮而已,但廚師告訴他,這柚子皮是蒸了八小時,又曬了三個月才製作出的。要知道,這只是二十道菜中的其中兩片毫不起眼的柚子皮而已。
光是這花費的時間,就已足夠打動人心了。
由於廚房是玻璃幕牆,外面的人可以看到裡面,裡面的人自然也能看見外面。東方黍放眼望去,從參觀開始到他用餐結束,“比諾”餐廳的座位就沒空過,每個食客都面帶微笑,甚至是陶醉的神情,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尖叫出聲,更多的是吃著吃著就倒吸一口冷氣,然後瞬間就呵呵地傻笑起來。
東方黍開心地想,原來美食是真的可以改變人的心情啊,這大概是米其林餐廳的標準吧,讓食客帶著期待而來,帶著滿足而去。
但有一個問題令東方黍比較困惑,“比諾”的食物這麼好吃,餐廳卻幾十個座位,他們怎麼不擴大經營呢。
問題丟擲,高力奇回答說,這是為了專注精緻的品質,給每個客人“最愉悅的用餐體驗”。
這大概就是中國雖然是個吃貨大國,卻沒有一家米其林餐廳的緣故吧(除了香港)。東方黍感嘆道。
這頓飯給了東方黍很多感悟,也讓他對“吃”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食物不僅僅裹腹和為人們帶來愉悅,原來還可以與哲學相關、與藝術相通,甚至融入科技讓食物變得更加豐富。
在這裡,廚房不是廚房,而是實驗室;在這裡,飯菜不是飯菜,而是藝術品;在這裡,用餐不叫用餐,而是叫朝聖。
這是我明白的第八個道理:烹飪出來的不僅僅是食物,還可以做成藝術品;廚師不僅僅是做飯的,還可以是藝術家。“廚王”說。
但“廚王”並不是吃完飯抹抹嘴就可以走的。
畢竟是同行,東方黍剛用完餐,高大廚就向他提出露兩手廚藝的要求。
看來這頓飯並不是白吃的,高大廚的請求即可以說是相互交流,又可以說是向東方黍挑戰。
東方黍心裡明白,做好了,他能贏得“比諾”餐廳的尊重,做不好,他丟的可是刀爺的面。
還有一點,“比諾”廚房的食材香料夠豐富,從普通的到名貴的,應有盡有,而且品質一流,讓你想拒絕都找不到藉口。
吃人家的嘴短,何況高力奇還幫助他恢復了味覺,這個要求不過分,也推脫不得。
為了不影響東方黍的發揮,廚房特意為他騰出了一張操作檯。
東方黍仔細瀏覽了一下廚房的備料,心裡盤算著,決定做一涼一熱兩道菜式。
大概半小時後,東方黍請回了高力奇他們。
第一道冷盤,東方黍給它取的名字叫“仰望星空”。
很簡單,一個長方形托盤上鋪了層黑天鵝絨布,上面僅僅放了兩個顏色紅潤的小番茄,黑絨布上還點綴著幾片用樹葉裁成的星星,離遠看去,小番茄的綠蒂既像帽子又像眼睫毛,很像是兩隻萌萌的眼睛在仰望著星空。
不簡單的是小番茄裡面的內容,將綠蒂拿掉,小番茄的內部被掏空,東方黍放入了土豆泥和魚子醬。
廚師們都知道,吃魚子醬最好的方法,便是用最簡單的方法:直接入口。最多是配上生奶油和烘烤的白麵包吃罷了。
但魚子醬配土豆泥對“比諾”餐廳的廚師來說還是第一見識,這兩種食材的檔次相差的太遠,這種感覺就好比是一個高富美配了一個矮窮挫,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擺設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