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章 前夜

竇樹廷本意仍將是在宮裡將就一晚的,再過幾日便是元宵佳節,恰巧可以趕到那天回府與家中上下一起吃個團圓飯——本身這樣的機會便已經不多了。

這幾日他心情大好,雖然宮裡的事情仍然令他忙的焦頭爛額,但一想到楊威回信說大公子竇建章已經平安到達懷州的家中,雖然有一些波折但也在數天內將家族的力量進行了整編清洗,他心裡還是有些沾沾自喜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他這幾天做起事來也格外地利落,這令人人自危的昆州官場無不驚歎。

“竇大人仍然這樣勤力工作,是我輩之典範啊!”

“不錯,我輩說來還真是慚愧了,唯有竇大人在這個時候還想著以國事為重!”

“兵部尚書蕭大人猝死,吏部幾位大人還在為了兵部尚書的人選吵個不休,其他各部也是消極怠工、得過且過,卻只有竇大人所在地禮部,不但將先皇的喪事辦的穩妥,連後宮的諸位貴妃、娘娘,也處處配合著竇大人,一個個爭相捐出了首飾、私銀,誓要與定都城共存亡呢……”

……

如此褒獎數不勝數,甚至有傳言目前吏部已經聯合其他各部商議冒著集體砍頭的死罪來推舉竇樹廷出任代相——臨時代行丞相之職,帶領昆州眾官共渡難關。

不過,這也僅僅是傳言罷了,竇樹廷自己聽到後也是冷笑一聲:“難道他們不想自己當這個代相?時候不對啊!若在平時,人人爭相當之;現在定都城岌岌可危,他們巴不得我來當這個出頭鳥呢,到時候萬一兵敗城破,我竇樹廷便是大蜀王國的罪人,背的也是這亡國的黑鍋!他們呢?無為勝有為,保住前半輩子的名聲政績就夠了,後半輩子不犯錯、不出頭,那也是青史留美名啊!”

不過,這番不滿也僅僅是私下說說而已,該連同其他各部商量的他還會去商量,該勸那些達官貴人捐出家兵、銀兩的他還會勸——這便是儒生的悲哀了,明知事不可為,但一旦上了道德的馬車,再想跳下來若不抱著粉身碎骨的決心,沒有幾人敢這樣往下跳。

下午的時候,他召來了定都城內兩股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城防軍和八校尉。

城防軍有近萬人,此時掌控著這支力量的是前兵部尚書蕭有望的得意門生劉克——與老將墨伏的學生田宮並稱是大蜀未來軍部的雙子星。

由於竇樹廷與蕭書讓同朝為官多年,兩傢俬交也還不錯,所以劉克還是獨獨賣給了竇樹廷面子,趕在晚上的城防會議前來與他見上一面。

坐在他對面的便是號稱宮內最強的武裝力量、拱衛皇城的最後一道屏障——八校尉了。不過,自從上次蜀帝宋元燮被無聲無息斬殺於八校尉面前,安然無恙退出定都城後,八校尉的實力備受質疑,而地位和待遇也在各方的施壓下變得慢慢不如以往。

劉克瞧不起他們,不是因為實力的問題,他自己也曾在八校尉中的胡騎尉待過一段時間,對於戰力深淺最為清楚——他瞧不起的,是這八人,沒有保護好蜀國皇帝,那還有何面目存活於世?不若死了便是!

不過他也心知此時不是詰問眾人之時,今天他赴聽禮部尚書竇樹廷之請,實則是因為這位大人所說的一點打動自己:放棄外城,集中全部資源、兵力固守內城。

乍一看,這個決策在此時作出並無不妥,反而還是扭轉戰局的最有效辦法:無論敵人來得多兇猛彪悍,只要拖得時間肯定會有各地勤王之兵來救援,到那時內外夾攻之下還能令來敵大損,豈不妙哉!

但以兵部為首的一部分人卻不同意。

首先,“勤王”可還有“王”來“勤”?以往勤王,是因為皇帝被困大家才趕來救援,現在呢?老皇帝已死,新皇帝還沒登基——更關鍵的是,現在連新皇帝是哪個都不知道,勤王給誰看?無王可勤!

第二,雖說外城十四門,內城七門,相對而言內城更好守一些。但是,在反對聲中有一群人喊得最響亮的不是兵部那些軍人出身的強兵悍將,而是竇樹廷再熟悉不過的儒生!怎能置外城百姓生死存亡於不顧?這是失民心之舉、背民德之舉!固守外城,城雖破,民心未破,尚有可攻之力;放棄外城,城未破,民心已破,敵未來大蜀不攻自破!

第三一點,雖未講出但大家仍然知曉:你竇樹廷將自家兒子送出去了,他蕭有望身死不必再害怕什麼了,其他人可還沒死,其他人的家眷可仍在內城!若是敵軍攻進來該往哪邊逃?能不能逃得掉?他們反對,正是考慮著:外城攻破的時候,尚有十四個門可供逃出,內城攻破的時候就只有七個了!十四個門逃出的機率怎麼也比七個門逃出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