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篇章的開始

利息是客觀存在的,可不是壞人想出來的,跟道德沒有關係,是商業自然規律,唐王朝也聰明,我不承認利息,我是在維護百姓的利益,至少我在道德上就佔據了制高點,但是我也不阻止,這就導致沒有明確的規定什麼是高利貸,就算是五成的利息,官府也不會管,那民間借貸全憑對方的心情。

長孫無忌、于志寧等人也紛紛點頭,贊成高履行的話。

褚遂良見罷,也就退了下去。

但高履行隨後就道:“但是這神聖的君子契約給予官府幹預的權力過大,如果承認利息的存在,勢必會造成官民之間的矛盾。”

他說到的干預權力,主要是賠償問題,在此之前,官府一般是不管的,哪怕官府受理了,那也只是批准,還是讓債主自己去要,官府不會出面的,那麼就成為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矛盾,不會將矛盾引向官府。如果官府介入強制執行利息的追討,那麼債務人肯定恨官府,而債務人一般又是百姓。

私人與私人矛盾只是個人之間的矛盾,稀鬆平常,但是私人與政權矛盾那就是大矛盾。

這也是為什麼唐王朝有著“任以私契,官為不理。”的說法。

但是韓藝卻認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道:“官府是正義的代表,是維護秩序的權威,怎麼能置矛盾而不顧,官府的這種做法,根本無法保障借貸雙方的權益。而且往往遭受到欺負的是弱者的一方,百姓被地主剝削,朝廷卻置若罔聞,百姓恨地主,但是也會覺得非常無助,這種消極的情緒會影響百姓對於朝廷的信任。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朝廷就應該敢於面對,並且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迴避問題。如果缺乏官府的有效監管和健全的配套法律規範的支援,大量不規範乃至違法的契約就會得以滋生。”

來濟站出來道:“縱使你說的有道理,但還是要能夠施行。我大唐疆域遼闊,又彙集眾多族群,各地的風土人情、生產方式、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契約都是不一樣的,從而形成了鄉法,如果你同一個標準來規範不同的族群,這勢必會遭到反對的,也是行不通的。”

這就是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的主要原因,私契就是鄉法,而鄉法和國法是同時存在的,有時候鄉法讓國法變得徒具虛文。

這其實韓藝也是看重契約法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因為私契是獨立在律法之外的,而遵從各地的鄉法,每個鄉的鄉法都不一樣,那麼勢必就會造成一個個獨立封閉的群體,相互建立契約就非常麻煩,這就嚴重影響到全國的商品經濟復甦,韓藝要大展拳腳,復甦大唐商業,首先一點,就必須統一契約,將契約法列入全國律法中。

韓藝笑道:“敢問中書令,是鄉法大,還是國法大?”

來濟道:“自然是國法。”

“然而現實是很多鄉法是與國法對立的,而且比國法更具有權威性,這一切都是因為朝廷對此淡漠處置的結果。”

韓藝道:“當年秦始皇為何要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因為這是一個國家統一象徵,律法更是如此。尊重是相互的,國家尊重各地族群的風土人情,同樣的,他們也應該尊重國家的律法,如今朝廷要將契約列入律法,這是一種進步,而且自信的做法。而統一、規範,讓不同地方的人可以更好的溝通,這一個國家必須要做的。

當然,我們也考慮了這一點,其實各地契約主要不同的有兩點,其一,就是書面方式,其二,就是利息。但是以鄉為單位的話,不利於操作,因此我們商討過後,覺得以道、州為單位,每個道或者州根據自己境內百姓的情況來制定最高利息,然後報備朝廷,每三年可根據情況的變化更改一次,這樣也便於朝廷瞭解各地方的情況。”

來濟突然有一種繼續說下去,就是在分裂國家。

李治只聽得是直點頭,作為皇帝,他覺得非常有道理,在他看來,當然是國法要最大,而非鄉法,統一是維護皇權的一種手段,如今這份這麼完善的律法在面前,他如何會拒絕,向長孫無忌道:“太尉,你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眉頭緊鎖,道:“雖然韓藝的話不無道理,但是老臣還是深感擔憂。”

其實他也是被韓藝給騙了,韓藝當時在大殿上,只是針對了誠信,他以為這個神聖的君子契約就是規範誠信問題,哪裡想到裡面包括這麼多的內容,關鍵是修訂律法的是他孫子長孫延,他就更加擔憂了,為什麼他們要找韓藝來,其實這些話韓藝也跟長孫延說了,就是因為長孫無忌對此沒有把握,那也不知道可不可行,看起來又好像可行,但等到施行後,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