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變法綜合症

這李治雖然最終還是沒有點頭,讓新政透過,而是讓韓藝他們去跟太子商量,可是太子這麼年幼,這麼大的事,他哪有能力來判斷,也只能聽從韓藝他們的建議,也就是說,李治已經答應頒佈新政,只不過他想借新政,為太子樹立一些權威。

同時,他也在規避變法必帶的風險,自古以來,這變法就是非常敏感的,而且十有八九都是以失敗告終。韓藝做了這麼多事情,不過也就是為了這一場變法,之前他都是躲著,他的所有政策,都不提變法,因為只要變,九成九會傷害既得利益者,沒有誰的變法是十拿九穩的,李治也不是。

李治不做這個決定,而是讓太子做這個決定,顯然就是給自己留有餘地,武皇后的新政剛剛才引發一場危機,新政也有失敗的可能,要萬一不成的話,就全部可以推倒太子的身上,而太子年幼,他背不起這個鍋,人家也不會怪太子,那麼最終還是落到了這些樞要大臣身上。

這也是李治一貫的行事作風,他缺乏李世民那種魄力,要改革就大刀闊斧,當機立斷,但這並非是他的弱點,他有他自己的套路,就是事要幹,但是鍋是堅決不背,在這方面,他一直以來都做的非常巧妙,能夠借力打力,他總是能夠將自己放到一個受害者的位置上,從爭褚到如今,他想要得到的一切,他全部都已經得到了,但你要說他犯了什麼錯誤,做了什麼壞事,那根本找不出來,好的都是他的,壞的都是別人的。

皇后新政明明就是他點頭的,但是人家恨都恨武媚娘,恨李義府,恨許敬宗,他也只是一個受害者。

哪怕史書上記載都是如此,李治最受批評的是什麼,就是性格軟弱,成就了武媚娘,罵得還都是武媚娘,但其實武媚娘登基也不能怪他,那是事後諸葛亮,換誰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老婆會當皇帝,他在位期間,那是文治武功,根本挑不出什麼錯來,武媚娘也是非常忌憚他的。

韓藝當然是心如明鏡,他也佩服李治,病成這樣,還能夠算得這麼精明,但是他願意去承擔一切後果,這事本就是他挑起的,而且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就在當日,李治立刻將韓藝、張文灌、劉祥道、崔戢刃、王玄道、盧師卦、鄭善行、狄仁傑、任知古等樞要大臣,全部加封為東宮官員。

這也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訊號,也再一次證明李治並未病糊塗,他還是將事情想得非常透徹,他就是要藉此宣告一點,老子不是在臨終託孤,你們這些大臣可別誤會了,我真的想歷練一下太子。

因為東宮本來就有東宮的一整套政治體系,基本上也是模仿朝廷三省六部,那是非常完善的。如今李治要讓太子監國攝政,如果不將兩套班底合二為一,那就不知道是誰說了算,李弘肯定是在東宮處理政務,那就應該是東宮官員掌權。

而李治只是生病了,他不是要殯天了,等到他病好了,他還得出來當皇帝的,他是不可能會在生前讓位的,萬一他今後痊癒了,那他的地位就非常尷尬,太上皇可是這世上最不好乾的職業,太上皇只能被軟禁,否則的話,要是太上皇出來說句話,那整個朝堂都會大亂的,這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大臣也不知道是該聽皇帝,還是該聽太上皇的,故此,極少有皇帝生前退位,這不完全是迷戀權勢,而是這本身就非常難以操作的。

將兩套班底合二為一,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韓藝他們肯定是屬於李治的臣子,跟東宮官員不一樣,他們只是奉命去輔助太子監國攝政,僅此而已,這權力還是在李治手裡。

經過這一番安排,東宮就暫時取代了兩儀殿。

韓藝他們這些樞要大臣,又跑去東宮向太子提議頒佈新政。

原本大家都以為只是在東宮走一個流程而已,但是沒有想到李弘在聽完他們闡述新政的各條例之後,小臉露出些許不滿之色,他這麼小,哪裡懂得掩飾。

大家都知道他不滿,但是他們也都不知道這位小主人的脾性,不太敢說話,氣氛一度有些尷尬。

最終還是韓藝站出來問道:“若是殿下對新政有何不滿之處,大可提出來,如今提出來,總比以後出問題要好一些。”心裡也納悶,你這麼小年紀,當真看得懂這新政?

李弘小眉頭緊鎖,頗為嚴肅道:“我倒是沒有什麼不滿,我只是覺得這新政還不夠完善。”

李績見李弘年紀雖小,但是似模似樣,心中很是欣慰,問道:“殿下認為哪裡還不夠完善?”

李弘道:“上回咱們在議論如何處置李義府的過程中,咱們就討論過,這連坐之法的弊端,但是新政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