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爭惠於民

ads();</script>。這大可不必擔心,戶部那邊對北巷是深惡痛絕,這一回他們不但不會幫助北巷,還會幫我們再添一把火,到時錢大方等人就會來找我們了。”

魏青聽得欣喜不已,拍馬屁道:“總行真是運籌帷幄啊!”

......

這可能唐朝自建國以來,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的商業衝突,以前從未發生過,這不但給百姓帶去惠利,而且也驚動了朝廷,包括李治都聽聞了,還派人前去打探情況,因為朝廷也想看看能否從中尋獲到什麼啟示,如果以後發生這種情況,那也有事例可以做參考。

在東市的一間三樓高的酒樓內。

這下面都是人滿為患,而三樓卻顯得空蕩蕩的,就是四個老者坐在窗邊,遙望窗外的盛況。

這幾個老者可是不得了呀,正是長孫無忌、韓瑗、來濟、高履行。他們幾個往這一坐,誰還上得來。

韓瑗不禁感慨道:“這些商人都瘋了,一匹絹才賣四百三十文錢,這是貞觀後期以來,最低的絹價了,記得永徽年初,最低時一匹也要四百四十五文錢。”

來濟聽得好氣好笑道:“想貞觀年間,朝廷多番與他們商談,讓他們將糧價給降下來,但是他們死活不肯,寧可關門不賣,也不願降價。可現在還得求著讓朝廷給他們降價,這些商人還真是賤的很啊。”

長孫無忌突然向高履行道:“文敏,你身為戶部尚書。你如何看待此事?”

高履行微一沉吟,道:“我覺得方才來同書說得有道理。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當初朝廷平白無故讓他們降價,他們肯定不會答應,但是如今不同了,北巷搶走他們許多客人,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他們才主動降價。我在想,如果北巷是歸朝廷所有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北巷才穩定物價,這樣比朝廷直接跟他們商量要好得多。”

“的確如此,有競爭的物價才漲不起,以前他們囤積糧食升高糧價時,事先都是背地裡商量好的,而韓藝不是誰的人,而且還是外地來的,一直都受到不少人排擠,故此才會形成這種競爭。”長孫無忌道:“那你的意思是,你希望朝廷出面保北巷?”

高履行搖頭道:“若是如此的話。兩市恐怕會不服,朝廷也沒有理由幫助韓藝,而且我們幫的了一回。幫不了兩回。我方才那麼說不是針對兩市與北巷之爭,而是我認為朝廷可以適當的對市場放寬一些,增加一些商人進來,讓他們彼此競爭,這樣朝廷也便與調控。”

韓瑗道:“太尉,這事我也早就想跟你說了,我認為韓藝當初說的非常有遠見,貞觀時期,中原百姓剛剛經歷數十年的戰爭。誰也不想打仗,而且良田荒廢。人口少,故此均田制才能完全的實行下來。但是如今人口激增,而土地是不會變多的,另外,土地兼併現象也而是愈發嚴重,朝廷是否能夠將商業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用來配合我朝的均田制。”

長孫無忌輕輕一嘆,道:“不瞞你們,自從韓藝上回說過這事之後,我這些日子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歷朝歷代都有土地兼併的現象,難以阻止,既然如此,只能另闢佳境,而散貧民於商,這的確是可行的,可是,商貴在動與通,而均田制貴在靜與閉,一靜一動,截然相反,倘若朝廷放寬通商,那麼就必須允許百姓自由去各地通商,百姓一走,這田地可就荒廢了,故此這可不能輕易放寬,否則國之本將會動搖。”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這事不能操之過急,得步步為營,朝廷可以將放寬通商侷限於長安城內,畢竟長安是狹鄉,很多百姓都沒有分到多少土地,如果能在不動搖國制的前提下,幫助他們謀求生計,那也未嘗不可,而且長安是京師,倘若有錯,也可以及時改過來,不會引起太大的動亂<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高履行微微笑道:“還是太尉你想的周到。”

長孫無忌擺擺手道:“老了,思維不如那些年輕人敏捷了。韓藝有句話說的非常好,治國之道,得與時俱進,為臣之道,同樣也是如此。但是我大唐幅員遼闊,我們這些大臣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軒然大波,故此爾等一定要切記,決不能急躁。”

“我等一定謹記。”

......

......

北巷。

在顧傾城的煽動下,韓藝左擁右抱的夢想破滅了,孤零零的一個人圍著爐火,那是何等的淒涼。

幸好,他還有茶五。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