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完美計劃

可別小看這一次的鹽貿易,這可是事關吐谷渾的興亡,韓藝在這方面,也是絞盡腦汁。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目前中原繁華地區的鹽價是比較低的,而當下運費又不便宜,你要從吐谷渾將鹽運送到中原來,這鹽價你定多少都不對,要是定高了,就賣不出去,低了,虧本。話說回來,如果採納李義府的政策,這個難題迎刃而解,如果一斗一百文,朝廷可以直接攬下,多少都是賺。

可是韓藝引入吐谷渾鹽,目的是為了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而不是衝著鹽利去的。如果朝廷介入的話,那朝廷一定會將鹽價給提上來,朝廷怎麼能做虧本的買賣,商人又不會願意去,因為無利可圖。

因此韓藝才想出這麼一個辦法,直接將鹽轉化為商品,鹽只是成本之一,算得還是商品利潤。

可這買賣上的事,李治還真是不太懂,與其看奏章,就還不如聽韓藝口述,這樣還了解的更加清楚一些,於是將奏章放下,問道:“那不知你說的是何商品?”

“醃菜!”

“醃菜?”

李治雙目一睜,他以為又是一個很厲害的東西,沒有想到竟然是醃菜。

“不錯!”

韓藝點點頭,道:“吐谷渾乃至整個西北地區,販賣最多到咱們中原的,就是牲畜,其中主要是用來吃的。一般都是西北地區的百姓趕著羊群來中原販賣,而他們一路下來直到玉門關,都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因為那邊地區到處都是草原,可是當羊群到達玉門關以東之後,這運送起來可就不方便了,因為中原地區沒有什麼草原,供給起來不方便,因此會大大的增加成本。如果能夠在涼州就將牲畜宰殺,製作成商品的話,比起到中原地區再製作成商品,成本要低得多。”

李治道:“你是說將牲畜變成醃肉?”

“正是如此!”韓藝道:“因為醃肉能夠很好的儲存,在沒有草原的地界,醃肉更加適合運送。其實中原地區每年都得從吐谷渾、西北地區購買牲畜,但其實還遠遠沒有達到上限,相對於中原內部的需求而言,還不足以飽和,而如今朝廷需要加強中原與西北、吐谷渾的貿易來往,牲畜肯定是重中之重。

如何擴大貿易,購買的更多的牲畜,刺激的三地經濟,我們可以在三地交匯處,建辦醃肉作坊,增加牲畜購買力,保證原來的鮮肉供應量,再將多於一部分的牲畜製作成醃肉,裝入罐中,上得貨船,便可以運送到中原各地,尤其是那些缺乏牲畜的地方,這樣一來,還能夠極大的減低運送成本,要是將活得運送到江南,這可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船運也運送不了多少。

於此同時,西北和吐谷渾地區缺乏青菜,而中原地區非常多,因此我們可以將青菜做成醃菜,又運送到的西北地區。而醃菜的關鍵,就在於鹽,我們完全可以就地將鹽給消耗了,鹽的運費等於就消失了,商人也將有利可圖,那麼商人自然會願意前往,同時也促進了三地融合的大政策。並且可以讓更多的百姓吃到美味的肉。”

“妙!妙!妙!”

李治聽得連連稱妙,這辦法太絕了。

韓藝卻道:“陛下,臣還沒有說完。”

李治一愣,道:“難道還有。”

韓藝道:“朝廷也可以從中獲利。”

李治聞言大喜,道:“那你倒是快說啊。”

韓藝道:“吐谷渾給咱們的鹽價是五文一斗,而中原地區最廉價的鹽才十文錢,因此中間並不知五文錢的利潤,這利潤全給商人的話,那也太便宜商人了,臣建議朝廷從中獲得兩文的關稅,這合情合理。但是,如果商人順道幫助將一些鹽送往缺乏鹽的州縣,那麼就可以免其關稅。長安鹽價是十文錢,但是在一些缺乏鹽的地區,鹽價還是比較貴的,可百姓離不開鹽,如果鹽價降低,可以極大的減少當地百姓的負擔。而且,利用商人來幫朝廷運送鹽,不但減輕朝廷的支出,而且也避免了朝廷直接干預民間買賣。”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既然說到這鹽,臣以為要麼就徵收鹽稅,既然不徵收鹽稅,那麼朝廷理應奉行仁政思想,讓百姓生活的更好,因此朝廷應該從各方面鼓勵鹽商將鹽商運送到缺乏鹽的州縣,如果商人願意去,朝廷可以在其他方面,給他們一些優待,好比說,讓當地政府給他們地建造門面和倉庫。”

這就是他一貫方針,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質,他認為百姓過得好,才能顯示出一個國家的強大,像秦、隋那樣的王朝,國庫是富裕,但是百姓生活很一般,這種制度的國家一般都是亡於內亂,反之,就是亡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