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
所以,很快地,年還沒有過完,李氏的院子便修好了。而事情的導火索便出在於榮曾給田氏五百兩銀子讓她用以照顧李氏,而田氏原本打算著先前李氏說並不會留在餘杭,要趕回袁家村陪產,便將五百兩銀子當做了私房,給家中的各人添了些東西。
不想李氏最後卻沒走,而於榮竟然也把院子修好了,而且還記著那五百兩銀子,而田氏已經轉手將錢用掉了。
所以當於榮興沖沖的找田氏要銀子給工錢的時候,田氏的不滿就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聽著妻子不滿的哭訴,於榮徹底愣住了。
“我嫁給你這麼多年,什麼苦我沒跟你吃過?當咱們每頓只能吃得上玉米麵兒的時候,你那個妹妹在什麼地方?這些年,不要說什麼金銀頭面,上好的胭脂水粉,就是一根木簪子,你都沒想過送給我……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是,你每個月都給我府中的月例,這些錢是夠我買朱釵,買水粉…可是那一次,我從你這兒拿月例的時候不要看你的臉色?就是小寶多要一枝毛筆,你都要左核對,右核對…你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於榮,從前你怎麼省我都能忍,因為你省是為了咱們的孩子,可是…你想讓我辛辛苦苦攢下的錢便宜你那個幾十年都不曾見過一面的妹妹…除非我死了!於榮,你別忘了,這府裡可不是隻是你於家的,當年要不是我爹,你能有今天嗎?……五百兩銀子,嗬…你可真大方,你還能記起自己上次可我五百兩銀子的時候嗎?…”
於榮望著哭的很是委屈的妻子,一時間腦中找不到頭緒。
他一直以為他對他的妻子很好,給她富足的生活,給她最大的體面,不納妾,也不會去外面尋歡作樂。他一直記得自己在最艱難的時候,是她陪在了自己的身邊,所以這些年,他總是盡己所能的對她好。
他知道自己的毛病,而他也一直以為自己的妻子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畢竟這麼多年來,家中節儉過日,妻子也沒有半句的不滿。
而這次他會拿出這麼多的錢,甚至生出要照顧李氏一輩子的想法,不僅是因為久別重逢的喜悅和李氏境遇的悲慘讓他想幫助這個自小疼愛的妹妹,更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幸福。
在於榮的心中,李氏不僅僅只是多年未見的妹妹,更是代表著那個他自少年時期便離開的家。現在他終於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了,所以他更想讓他們看看,見證自己的成功和幸福。證明自己當初才是對的一方,證明…當初錯的是那個趕他出家門的人。
所以,當他在得知李氏生活的並不順心的時候,理所當然的,於榮從內心中產生了一種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也成了他迫切想要炫耀的東西,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幫助李氏,甚至萌生了想要照顧李氏下半輩子的想法。
可是他卻沒想到田氏會對他如此的不滿,甚至當著他的面宣洩著她心中的委屈。
而當於雪和於榮的大兒子聞信匆匆趕來,還沒有進院子,便聽到了他們的母親便看嚶嚶的哭泣聲,見院外工匠們都探頭探腦的向裡面張望著,於榮的大兒子趕緊讓管家將人帶了下去,當得知這些工匠是等著結算工錢的,他便讓管家先去賬房支了銀子,打發人走了。
當二人走進院子的時候,便看到丫鬟們都一個個縮頭縮腦的立在門口,於雪微微皺了皺沒有,聽到屋內不是傳來母親的咒罵聲,揮了揮手,讓丫鬟們退了下去。
而當他們正要進屋的時候,一串緊湊的腳步聲從他們身後傳來。
所謂無巧不成書,就在田氏哭訴的當口,三兒也得了李月蘭的吩咐,按著紙條上的地址尋了過去。
正巧的是,就在三兒站在於府的門前驚詫于于府富貴的同時,一群工匠從側門稀稀疏疏地走了出來。
由於三兒正好站在了側門邊口,那些工匠們隨口的聊天便正好被他聽進了耳裡。
當三兒聽到了‘於府的姑奶奶’的時候,他側過了身,悄悄跟上了工匠們。
三兒這廂探聽著於府的訊息,李月蘭這邊已是從午睡中醒了過來。見三兒還沒有回來,李月蘭便叫上了青青,抱著孩子打算到客棧的大堂坐坐,點些茶點墊墊肚子,順便等三兒回來。
卻不想這一等最先等到的不是三兒,竟是一個李月蘭的老熟人兒。
(謝謝論道給俺的打賞~~十九會加油滴~~)
抉擇 第八十四章 相逢
“夫人,這都下午了,怎麼三兒還沒有回來啊?”青青無聊的轉著手中的茶杯,一隻手拖著下巴,無神的望著客棧的門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