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金帳汗國。“‘若沒有韃靼人的統治,就不會有俄羅斯。”“歐亞主義者”在觀點上雖然比較極端,但也說出了很多人都想回避的事實。事實的確是這樣的:沒有韃靼人的統治,便沒有莫斯科的強大,沒有莫斯科的強大,便沒有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國家的統一。
基輔羅斯大公國建立後曾經繁榮一時,保持了東斯拉夫文明相對獨立的發展。但由於受周邊高階文明的特別是拜占庭帝國的影響,區域封建關係發展起來,這也造成了這些地區產生了各自的國家中心。羅斯大公國最終走向瞭解體,加之南方波洛韋次突厥人的燒殺搶掠和各封建小公國之間的混戰,使東斯拉夫人的力量遭到了嚴重的削弱。1236年蒙古軍隊自1223年後第二次越過烏拉爾河,不費吹灰之力把東斯拉夫人歸於賬下。整個東北羅斯(即後來的俄羅斯)都俯臥在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的鐵蹄之下。破壞殺掠史無前例的蒙古狂飆和隨後而來的涸澤而漁的異族統治使羅斯人(此時指的是繼承羅斯古稱的東斯拉夫人)剛剛積攢起來的那一點點可憐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全面垮臺。不只農業經濟遭到了破壞,在古羅斯時代已較發達的手工業也幾乎全被摧毀。全東北羅斯上下可以說是家破人亡痛不欲生。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老冤家瑞典人本著北歐海盜一貫的趁火打劫作風,夥同其堂兄弟德意志的日耳曼騎士團打著基督教(此處指天主教派,而羅斯人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信奉的是基督教中的東正教派)十字軍的旗號從背後插了羅斯人兩刀。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用“劍和火迫使斯拉夫人受洗禮”。
到了15世紀,古羅斯土地上的東斯拉夫人形成三大部族,韃靼—蒙古人統治下的奧卡河和伏爾加河之間以及伏爾加河以北即東北羅斯的東斯拉夫各部落,以弗拉基米爾為政治中心,形成了俄羅斯民族;在普里皮亞特河和西德維納河之間隸屬於波蘭—立陶宛的那些東斯拉夫部落形成了白俄羅斯民族;大都在波蘭—立陶宛統治下的以基輔為中心的南部羅斯各部落則形成了烏克蘭民族。而此時的中國已進入近古的大明皇朝中葉。設想一下,如果當初瑞典軍隊東征成功,也許現在也不會有統一的俄羅斯民族。在新興封建勢力統治下的瑞典王國,當然不會像北歐海盜殖民時期他們祖先做的那樣,以落後的索貢方式統治所佔領的羅斯地區以致最後功敗垂成。在新瑞典統治下的東斯拉夫人要麼像芬蘭人一樣,被瑞典封建主們“半同化”;要麼像在波蘭—立陶宛統治下的同胞一樣,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同在韃靼—蒙古人統治下的俄羅斯同胞們分道揚鑣,各自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
普希金曾如此感嘆:韃靼人不同於摩爾人,他們征服了羅斯,但既沒有給它帶來代數學,也沒有給它帶來亞里士多德。”蒙古軍隊不僅毀掉了多數羅斯城市,摧毀了羅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使羅斯文化蒙受浩劫。許多城市陷落時建築被毀壞,珍寶被洗劫,藏書被焚燬或失散。基輔、切爾尼科夫等城市的書籍翻譯、抄寫及製作業幾乎不復存在。羅斯文化各個方面陷於數十年的停滯,如書籍製作的規模明顯縮小,石結構的建築到13世紀末才開始恢復,工藝品的生產幾乎停頓。蒙古的征服使羅斯文化的發展呈現出與西方不同的趨勢。這個時期的西歐儘管還處在中世紀封建制度和神權統治的束縛之下,但已興起了一股追求知識和真理、追求改造社會和自然的能力的潮流,各種大學紛紛建立,科學和文化開始取得重要進展。而蒙古奴役下的羅斯卻不得不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來爭取生存。如此一來,羅斯與西方的差距在無形之中被擴大,從而造成了俄羅斯在今後發展道路上的尷尬和曲折。
東方工匠的傑作——莫諾馬赫王冠
蒙古入侵期間,俄羅斯的能工巧匠和熟練技工要麼死於戰亂,要麼整批整批地被蒙古人擄掠去當奴隸,以致於俄羅斯各公國普遍出現了人才枯竭。有例為證,1240年左右,基輔的琺琅製品商店就因為缺乏熟練技師紛紛倒閉,製作景泰藍的技術也一度失傳。
莫諾馬赫王冠是由東方工藝匠於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製作而成,傳說它是蒙古金帳汗國的烏茲別克汗賜給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的禮物,由於蒙古人入侵期間,一批著名的俄羅斯珠寶匠被徵調去為可汗工作,因此這頂王冠多少保留了俄羅斯傳統珠寶工藝的特色。從外形上看,整頂王冠同普通的貂皮帽沒什麼兩樣,但它是用黃金材料製成,帽子四周鑲嵌著珠寶並用傳統的黑貂毛襯裡。
在16世紀時,這頂王冠逐漸被人稱為莫諾馬赫王冠。莫諾馬赫源自中世紀早期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的名字。當時俄羅斯人認為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