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道夫.希特勒,是如今肖恩麾下整個軍隊體系裡的八名將領之一。從擁有姓氏上這一點來看,就可以知道這個年輕人曾經的出身應該也不算差,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平民一般都是沒有姓氏的。
不過在這裡,沒有人會在意阿爾道夫的過去如何,也不會有人去詢問他為什麼會加入白翼僱傭兵團。在這個只看重結果的時代裡,人們只知道阿爾道夫.希特勒只是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成為可以和阿爾弗雷德、瑞娜等人平起平坐的八名將領之一,甚至如今屬於他的步戰騎兵團也已經擴編到五千人的規模。
雖然,這個兵力算是得到威廉的預設許可,可是在軍備方面的提供上卻並不是非常充足。
如果套用各王國的軍備層次來劃分,阿爾道夫的步戰騎兵團只能算是第二梯隊的軍隊,也就是所謂的二線軍團。比起像鋼鐵羽翼、雷霆之獅、塞西莉亞近衛團這三支肖恩麾下的一線軍團肯定是有差距的。
只是對於這一點,阿爾道夫並沒有絲毫的抱怨。
他也知道肖恩和威廉的不易。
所以整支步戰騎兵團,可以說是除了最開始威廉提供的那一千套軍備以及後來的一些必要支援外,剩下的都是阿爾道夫自己搗鼓出來的。因此這支在威廉眼中也算是正規軍隊的步戰騎兵團,有著讓人非常無語的混搭風格——與其說這是一支軍隊。倒不如說這是一支僱傭兵團,從這一點上看也能夠看得出阿爾道夫對於過去白翼僱傭兵團那一套是學得非常嫻熟。
但是儘管如此,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卻是一點也沒有打折扣。
阿爾道夫將他的侵略性和進攻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只是兩天時間,他就完成了百分之五十的任務目標。
達比昂王國南方貴族派系在奇拉夫領佈置的第一道防線,已經徹底瓦解。
奇拉夫領在地圖上只是一塊橢圓形的標記。但是實際上這裡的地形是多丘陵山脈和叢林。土地較為貧瘠,領地內登記在冊的村鎮只有三個,另外兩個並未登記入冊,不過對於生活在奇拉夫領的人而言卻並不陌生。而也因為這塊領地的貧瘠程度,所以在肖恩拿下峽地裂谷之前,這塊領地從來就沒有受到達比昂王國的重視,自然不會有人會想要去詳細的瞭解這塊領地。
自然而然的。達比昂王國在這塊領地上想要佈置出完美的防線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事——當初威廉在實地考察一番後,他做出的戰術佈局也是讓阿爾道夫、斯大林、諾克三人在這裡進行各種穿插運動戰,而不是以防守為主。
負責奇拉夫領防禦工作的是一名伯爵,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居然在這塊領地上構築出三道防線。而第一道防線就在奇拉夫領距離潘達領地界大約三十公里外:這是一條長一里的防線,總投入兵力為一萬人。
雖然憑藉著已經修築起來的防禦工事,在地利方面無疑是達比昂軍更佔優勢。
但是進攻和防守這兩者的概念卻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進攻方。阿爾道夫完全可以隨時隨地的想怎麼進攻就怎麼進攻。可是作為防守方。達比昂方面當然不可能有這樣的選擇,他們只能選擇以現有的手段拼盡全力的抵禦阿爾道夫的進攻。所以從戰爭一開始,主動權其實就並不在達比昂軍這裡,而是掌握在阿爾道夫的手上。
阿爾道夫並沒有花費太大的力氣,他只是如常規作戰那般將兵力集中起來,然後往一個點進行突破——因為防線被拉長的緣故。所以這第一道防線雖然有兵力上的優勢以及防禦工事做依靠,但是相對於阿爾道夫而言依舊算是比較薄弱。當然如果以從奇拉夫領撤離前的步戰騎兵團的規模而言。這道防線要擋住阿爾道夫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畢竟那個時候,阿爾道夫所統帥的步戰騎兵團只有一千人的規模而已。
但是就算這樣,步戰騎兵團依舊有著近千的兵力損失。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瑞娜下達了一星期內攻破兩道防線的死命令,以阿爾道夫的能力其實完全可以將戰損控制在五百人以內,甚至死亡人數都不一定會超過兩百。只是因為瑞娜下達的死命令,所以僅這一戰,步戰騎兵團就陣亡超過六百人,輕傷近兩百,剩下的皆是無法參與下場戰鬥的重傷者。
當然,戰績同樣輝煌。
殲敵超過兩千,俘虜敵軍一千人,整道防線的中軸點被徹底鑿穿,剩下的七千人雖然組織了兩次有效的反擊,但是卻依舊無法奈何得了阿爾道夫,反被他利用對奇拉夫領地形的熟悉優勢,打了一個反包圍殲滅戰,導致逃回第二防線計程車兵只有不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