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活路的倭人要來搶肉吃了。
也是在這一年,陸懷海初放異彩。
他隱姓埋名,投入軍伍,厚積薄發,讓倭人聞風喪膽的陸將軍打響了第一仗。
翻閱史冊時,謝苗兒不明白他為何要隱姓埋名去投軍,畢竟他出身軍籍,子承父業去打仗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後世評論大多認為,是陸將軍不願吃祖輩的老本,在軍中被特殊對待。
可現在,謝苗兒見到了十七歲的陸懷海,瞭解了他和家中劍拔弩張的關係,她忽然能猜到,他這麼做是因為什麼。
因為他的爹孃不會允許他繼續做以身犯險、讓陸家絕嗣的事情。
也是在這一仗之後,陸懷海亮眼的戰績終於贏得了陸家人的認可……
謝苗兒想得出神,許久後才道:“總是要小心些的,月窗、月憐,你們最近也給家裡遞個信吧,讓他們少跑動。”
月窗雖不以為意,但還是應下了。
謝苗兒望著牆外的天空,久久不能回神。
她知道,這一仗的結果是好的。
這一批來犯的倭人不成組織,被打了個落花流水,除卻極少有命逃回去的,剩下的,都被丟到海里餵魚去了。
可是……在刀兵相接的過程中呢?會有多少百姓被牽連?
還有在外的家人,他們會不會受傷?
謝苗兒長長地嘆了口氣,就像個多思多慮的小老太太。
過了大概一旬的功夫,她期待已久的家中回信終於來了。
見謝苗兒開啟信封,認真地看著,月窗有些豔羨:“姨娘好厲害,都不用找人讀信。”
在記憶裡,原身是認字的,謝苗兒才敢這樣讀信。
她笑笑,沒說話,眉頭卻越看越緊蹙。
信約莫是繼母找鄉里代寫的人寫的,字句僵硬,大概的意思是,她和兒女在鄉下過得辛苦,沒有田地,吃住都在外家被嫌棄了,前幾天弟弟又病了,希望謝苗兒這邊能再送些錢過去。
不知人間疾苦的謝苗兒沒有想太多。
弟弟病了,多送些錢是應當的,不過她手中不寬裕,那五兩銀本就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