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乾山乃是這靈界之中,數一數二的大派,門中還有太乙神劍那等至寶,他們也是打著巴結的目的,在此請教。
那乾山的修士乃是反虛修為,穿著一套白月道袍,上面映著乾坤之影。
身上沒有帶其他法器,只有一枚劍丸躺在他的手中,不斷與自身氣息互相交融。
乾山的修士聞言,先將那劍丸收好,才轉眼看向那提問的修士,他們來時互相介紹過,知道這人是小靈山附近一位骷身道的修士,散枯道人。
這枯身道雖然名字看上去像是魔道門派,但其實是正道,所謂枯身便是指修士壽命到盡頭,必然魂歸天地的道理。
這一門修士極其反對修士奪舍之舉,認為乃是違背天地之理,若是靈界修士如此做,時間久了必然會導致天地大劫,修士遭劫。
而且他們認為,修士死亡之後不去奪舍,而是任由靈體消散,雖然最後那真靈看似消失在虛空之中,但其實是被一股龐大之力收取了,而那股力量便是所謂輪迴之力。
第七十七章猜測
魔教魔界,中央大殿之處,此刻魔教教主正在這大殿之中處理魔教四處傳來的訊息。
“嗯?又有兩處使者爭奪靈脈大打出手?這次還死了三位修士?”教主看到這訊息,有些無奈。
魔教之中靈脈有數,而且都還在不斷枯竭,所以新發現的靈脈便會許多魔教修士盯上。
畢竟現在對他們來說,這靈脈便是自家的命脈,拿到手裡才能延續自家的性命,而若是有人敢來自家手裡搶奪,便是要了自己的命了,所以毫不猶豫大打出手,即便同是魔教修士,也沒有手下留情的道理。
而他身為教主,也是最煩處理此事的,畢竟魔教教主在魔教之中地位特殊,他頭頂還有一位救贖上帝。
這教主與其說是這一教之主,還不如說是平衡各方使者的工具,他們這些使者,沒有哪一個是真的聽話的,即便是這些使者底下的修士也可說任意反駁他說的話,只要建立在有使者撐腰的情況下,而且不違反救贖上帝的教義。
教主拿著這一枚傳訊,心中思考了一下,才在其中記錄道:“兩位使者不能約束下屬,導致教中弟子相殘,現將這靈脈傳給黑山使者。”黑山使者並不是這兩位爭鬥的使者中的一位,但他的地位比起這爭鬥的兩位使者要高一些,而且他的駐地就在這靈脈附近。
所以若是將此靈脈傳給這黑山使者,便能夠起到一個表率作用,讓以後的使者在爭鬥之前都都能想想清楚,到底要不要為了這一處靈脈互相出手,最後還可能落到一個什麼都得不到結果。
而且他若是將這靈脈給那爭鬥的兩位使者中任何一個,恐怕另外一人都不會同意,還不如將這靈脈給另外一個使者。
不過如此以來,這兩位使者必然不肯,但也不會再鬧到他這裡來了,而是鬧到那黑山使者哪裡去,到時候這三人之間如何互相妥協,也不歸他管了,落得個清淨。
將這傳訊發出去之後,教主才將另外一封傳訊開啟,見上面寫到:“近日門中弟子多有傳言,言道救贖上帝雖然開闢魔界,但不能真正庇護魔教弟子,與教中教義不符合,對上帝信仰產生懷疑,並且大肆傳播此言。”
教主看過,才看這傳訊的來源,乃是一位使者。
對此,教主沒有立刻寫下回復,而是在心中思考起來。
“這虛向使者是從何處得來這訊息的?”
看這虛向使者所言,乃是知道了這言論具體如何,而且也知道了有人在傳播這言論,必然是經過一番調查的。
但若是查出這言論的來由,必然會將那散播者抓起來,若是以前還在山海界的時候,似這樣的魔教弟子,必然直接按照背叛魔教的辦法處置。使者直接便會將這人殺了,事後發一份傳訊來總教,就說處死一名背叛魔教的弟子,名字是什麼什麼,之後便了解了。
而不會像現在這樣,發來一道傳訊,看他要怎麼處理此事。
教主想了一會,也沒有想好如何處理此事,只先放在一旁,檢視餘下的傳訊。
然而開啟下一份,仍舊是一處使者傳來的傳訊,而且也是有關這等上帝教義言論的,只是與方才那一份不同,這一份上那傳播言論之人,直接被這使者當場打死,而且還有七八位修士一同被牽連,如今正被關押在那使者駐地。
這封傳訊的意思是詢問要將這些修士定個怎麼罪名。
見到這一封傳訊,教主沒有立刻寫下回復,而是將餘下的傳訊都取出來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