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部分

的,對應七宗罪的精神,傳遞回來。這些精神力被七宗罪吞噬,供其壯大成長。

而這只是一個基礎,信仰之力既然是精神力的一種體現,那麼自然精神也就和信仰力差不多,方巖不可能只是讓魔種助長七宗罪成長。

天使還分等級呢,方巖的想法就是,天使如同魔種,而天使分為上中下三級,這麼分必然有意義存在。研究精神的時候,方巖想到了精神力的傳遞上。

吞噬記憶殘片,裡面蘊含著人之情緒和意志,魔種吞噬之後,將其消化,第一遍提純,轉換為簡單而純粹一點的精神。

信徒的信仰力中都還帶著信徒的祈願之力呢,每一點信仰裡面,必然有信徒的願望和想法,這精神力本身就不純,也不可能有純粹沒有絲毫念頭的雜質。

精神本身就是需要念頭支撐才能傳遞出去的東西,純粹的精神,根本不可能傳遞出去,那隻會被自身吸收,在開闢意識海之後,方巖就發現這一點,凝練金丹之後,更是明白,任何一點精神念頭都是寶貴的資糧,自身所發的念頭裡面蘊含精神力,全都不能浪費了,浪費一絲一毫,都會浪費人之神。

精氣神三寶是人之核心根本,三寶如三才對應一般,三寶平衡而茁壯,自然百病不生,人也不死,若三寶缺一,必死無疑,三寶損,輕則大病一場,重則生機大損,壽元將近。

人的精神念頭一動,就會外洩精神,念頭每動一次,都是在浪費精神力,而精神力由心而發,就是三寶中的神所發出,浪費精神就是在消耗神。

人凝聚金丹可以讓三寶互相轉換,生生不息,從此壽數不受天地所限,但人也會動念,還是會浪費精神力,精氣就算守住了,那神不斷衰弱,遲早還是得死。

所以方巖明白這個道理後,意識海也隨之加固,自身竅穴半封閉,精氣神半點不流失,守住了這些,也就能守住三寶的損耗。

正所謂開源節流,方巖此刻根基才是氣丹之境,還不到金丹,開源肯定沒有,那隻能節流,神現在守住了,只要別再用其他方式消耗,那就不會損耗。

而精氣,隨著人之活動也會損耗,這就只能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損耗,好在他有補充,儲存足夠多,但守著金山也可能用盡的一天,妖麟劍雖然能補充,可總不能守著這些,自身根本,還是節約一點得好。

魔種吞噬精神力場中的記憶殘片,就像潛入人心,吞噬人之精神成長,提煉分之後,傳遞迴本尊,這些精神力如同信仰一般迴歸本身,已經被分類整理過後,裡面仍舊帶著各種情緒還有一絲意志念頭在內。

七宗罪就算吸收,也得再煉化一遍。方巖又製造第二個魔種,接收第一個魔種傳遞回來的精神力,這個魔種將其吞噬融合,再第二部提煉之後,傳遞給七宗罪。

方巖這一次發現,仍舊還是有一點點不夠純粹,達不到直接吸收的要求,於是他想到了另一種方式。

七宗罪座下,分派魔種,專門針對單一的精神力處理,這就像金字塔一般的純化模式一般,最底層的魔種就是最低階的,負責潛伏人心,獲取精神力傳遞回來,第二級的魔種接收對應的單一的七宗罪情緒精神力量,再提純之後,往上傳遞,第三級魔種再將其提純煉化,輸送給七宗罪,這就相對純粹了。

方巖最後想了想,還是按照天使的等級分化三級接收方式,又製造了第四級的魔種,接納精神力,再度純煉之後,輸送給七宗罪。

方巖自己是不會去接納這些精神力的,他只會讓七宗罪強大,依靠七宗罪與自身的關係,從而帶動自身成長,完全不需要外力拔苗助長,更何況金丹之內蘊含著龐大的精神力場,等到金丹純化了,自己將其完全融合吸收,收穫絲毫不會小。

信仰之力也就是精神力,裡面不論如何都帶著念頭存在,有七宗罪分擔,方巖也是因為記得宗教傳說中的一點,諸神黃昏,信仰生靈因信仰而生,因信仰而強大,最終也會因信仰而滅亡,沒有了信仰,最終也會隕落死亡。

為了一個研究,方巖製造出二十一個上中下三級魔種,還有一個在金丹精神力場中吞噬精神記憶殘片的最低階魔種。

魔種演化不僅僅需要精神製作就行,這不是觀想之物,而是凝聚精氣神演化的無形無質的魔種,其本身應該說就是一個靈魂,只因為從方巖身上分出,屬於自身一部分而已。

方巖自己的資本自然是不可能無限分化魔種,就算他想,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人之精氣神有限,分化出去一分一毫,都是會影響自身的,那七宗罪就是很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