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轉換的理論,方巖已經領悟了基礎,尤其是對於日月罡氣轉換,結合陽光照射到月亮上反射成月光的理論,自我構思出一套能理解的日月罡氣理論,從而完善這太陰罡氣轉換太陽罡氣。
日月罡氣形成的太極圖在八卦爐中快速運轉,宛若大磨一般攪動儲存在裡面的龐大精元和無盡精神記憶殘片,方巖只覺得眼前無盡幻象叢生,幸好有太陰罡氣的冰寒之力讓他始終保持著清醒,守住靈臺。
幻象不斷,方巖的精神意識在這無盡幻象之中得到磨練,七宗罪將其視為食物吞噬煉化,化作自身力量的一部分,而這七宗罪本身就是方巖精神觀想之物,七宗罪強大,自然也會反哺強化方巖本身。
方巖這般修煉之法,就像是道心種魔一般,這也是他結合其理論想到的一套快速提升之法,藉助他人靈魂精神為鼎爐養料,強化自身,如同魔師龐斑一般,藉助他人為鼎爐,魔種投入他人體內,最後收回魔種,連帶著將鼎爐也吸乾,強化己身。
魔種,方巖沒有,但是他有圖騰柱中無盡靈魂,圖騰柱中的精元靈魂,蘊含著精神力場,裡面就像無數人的精神記憶殘片,七宗罪就像魔種一般,以這些精神記憶殘片為糧食。
相比起將魔種投入他人體內,活人精神瞬息萬變,心情起伏變化不斷,危險重重,而這些精神記憶殘片雖然混亂,但是每一道精神記憶殘片都極其微小,七宗罪根本不需要擔心反噬的問題,只要一次別吃得太多,就能不斷快速成長。
少了活人的心情起伏變化,沒有情緒影響,精神記憶殘片中一切都是固定不變,讓七宗罪能更好的吞噬融合這些精神記憶殘片。
人心變化風雲莫測,七宗罪根基在方巖本身,只要方巖自己能抵抗精神記憶殘片的影響,守住靈臺一點清明不滅,不至於沉淪在這無盡精神記憶之中,那就不會泯滅自我,七宗罪自然也就不死不滅,能肆無忌憚的吞噬精神力場壯大己身。
而七宗罪壯大之後,方巖自身也會隨之得到強化,七宗罪代表著人心七種心境情緒,觀想出來的七宗罪壯大,方巖自身七大原罪也隨之寄託在其中,如同斬三尸一般,將這些情緒剝離之後,心境也就達到太上忘情。
太陰罡氣源源不絕補充,那冰寒之意讓他靈臺始終清明,心境隨著七宗罪強大,而逐漸變得無悲無喜,太上忘情。
太陰罡氣補充的速度逐漸提升,丹田之中八卦爐內日月罡氣凝聚的太極圖越來越強大,煉化精元的速度也隨之越來越快。
山洞中,幾條管道蔓延出來,爬到方巖身邊,而後分出一條條細小的觸鬚,纏繞在方巖身上,這些觸鬚正應方巖全身竅穴經脈,觸鬚中靈力流動,強行灌注到方巖體內。
這龐大的靈氣衝擊竅穴經脈,宛若滔滔江水一般,匯聚到丹田,灌入八卦爐中,源源不絕。
以天地為烘爐,靈氣為柴薪,自身為靈藥,鍛造混元,這外練之法,而內練之法以自身為烘爐,真氣為柴薪,三寶為靈藥,鍛造一顆金丹,內丹之法,不外如是。
方巖結合前世道家金丹理論,再加上這個世界的凝丹之法,乾坤訣演化出一套不同的結丹之法。
本來乾坤訣的結丹之法全靠自身功力,水磨工夫,一點點積累打磨,凝練出金丹,而方巖結合智腦計算,想到一種外丹內種之法,以八卦爐為烘爐,將自身精氣神投入其中,藉助那無盡的精元靈魂,煉就一顆外丹,內種在自身。
這金丹可以算作自身的,也可以說是取巧的外丹,以後還能自己再重新凝練一顆真正的金丹。而有了這外丹,也就可以無視真丹的境界限制,先提升自身實力,先一步體驗之上的境界,瞭解熟悉之後,再返回來,修行,一切也就變得水到渠成。
取巧之法獲得的實力因為太過取巧,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實力上,絕對是最快提升之法。方巖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慢慢等待修行,也只能用這等取巧之法,先快速提升自身實力。
正所謂: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閒。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幹!其實這修行也就這麼回事,前提是你得真正明白,懂了,否則一般人接觸到這東西,想破腦子,若無人傳授那點關鍵的東西,一輩子也不可能想通明白,非得修成之後才會恍然大悟。
凝丹之境的玄妙,方巖就想不明白,此刻以種丹之法種下金丹,取巧提升自身實力,也就等同於先踏入那個境界,讓自己先站得高,然後再倒回來看,一切也就有了明瞭,什麼都能看明白,到時候再重修凝丹,一切都能水到渠成一般輕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