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喇嘛,第一反應肯定是:完了,又該被抵制了。

由此可見,心能自覺地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由此推彼,葉落知秋,歸納意義,貫通一切。

瓦特將蒸汽變成了蒸汽機,奧本海默將核裂變變成原子彈,這些發明之前都不存在,之所以誕生,只源於科學家能儘量擴充套件其所見的當前事物的意義。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看見春水不斷地流,永遠無盡。便把它的“永遠無盡”抽離出來,同自己綿綿無期的愁思結合起來。於是,一江春水從此成了愁思無盡的象徵。

因此,王陽明曰:心雖主乎一身,而實管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乎一人之心。

30 龍場悟道(1)

當年,我來到這個最喧鬧的城市裡最喧鬧的一所大學唸書,面對紛紛繞繞的環境,錯綜複雜的關係,雜七雜八的價值體系,我時常感到無力,感到惶然無計。

有人信仰崩塌如癲似狂,有人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人守著虛幻的追求醉生夢死,有人左衝右突將池水弄得更加混濁……

大學生的臉上烙著一個時代最簡略的縮影。

我辭去學生會的職務,遠離人群,回到書齋,只想保持一份獨立的思考。

然而,讀書已不能使我心靜。我終於明白,古往今來,無數英才,窮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尋求的那個“道”,並不是個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只是一種精神寄託罷了,俗到極致,無非《秋菊打官司》裡的一句臺詞:餓就是要個說法兒。

人生彈指一瞬間,不能啥也沒整明白就沒了不是?

此心安處是吾家。

給漂泊的心靈找一處歸宿,給活著尋找一個意義。

記得那時,我經常在京通高速的天橋上駐足,舉目四望。

橋下是飛馳過往的汽車,以及呼嘯而來又絕塵而去的城鐵列車。

風很大,可以平添悲涼。

我想起了電影《死亡詩社》,想起了梭羅的詩句: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的確,生命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拒絕庸俗,能夠燦爛奔放,但也可以在隨波逐流中喪失任何意義,成為行屍走肉。

人之不同,從臉上是看不出來的。

就跟我之前的置身人群和之後的置身人群截然不同一樣。

在我思想最痛苦,無路可走的時候,五百年前早已有過同樣心路歷程的王陽明給我指明瞭方向。

我的困境很典型,逮書就看,遇人就侃,企圖遍覽群籍,無所不知。

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

你不可能知道英特爾和AMD這麼多年來每一次競爭的內幕,你不可能瞭解著名遊戲製作小組黑島和漢堂到底因為什麼而解散。你窮其一生也讀不完北大圖書館十分之一的館藏,你再牛我手上也有一本你肯定沒有讀過的書——民國三十五年正中書局出版的《王陽明之生平及其學說》(王禹卿編著)。

於是,我嘗試著去向內探索。

當我的心回過頭來認識它自己時,我發現心中有許多活動,精彩紛呈,波瀾壯闊。這是個率真的世界,愛到深思恍惚、恨到咬牙切齒、笑到花枝亂顫、哭到草木含悲。

我愛寫作,同時又覺得這種愛非常可貴,不是嗎?誇張一點,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意義非凡,如何不愛?

同理,我恨上天不公,貧富不均,卻又覺得這種仇恨使我煩惱,很想擺脫這種恨,恨此恨。

我笑,我可以笑我自己為何笑得這麼無聊,皮笑肉不笑。

我哭,我可以哭我自己即使哭死也無人理會,哭破嗓門無人知。

我頓時明白了,我的心可以以它自己的活動為物件,離開自己原來的活動,重新展開一個新的活動,加諸於它自己原來的活動之上。

多麼奇妙!

舉一反三,我可以思考我的思考,可以思考我的思考的思考的思考的思考(以下根據各自智商高低略去N個“思考”)。

於是,我發現內心的活動是由一點發軔,逐漸擴大充實,生長不息,終成參天之木!

然而奇怪的是,我似乎永遠也找不到那個真正的的主觀在哪裡。當我反省主觀時,主觀已成客觀;當我反省(vt)我的反省(n)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