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會說“給他,給他”,而不會說“給我”。
突然有一天,這個小孩學會說“我”了,對一個人的一生而言,是一個劃時代的瞬間。康德有一個說法,他說在這個時候,他的心中像是升起了一道光明,從此再也不會回到他從前說話的那種狀態去了。從前他只是感覺到自身,而現在他思維到自身了,意即自我意識確立了。實驗表明,自我確證很早就出現了,最晚也不會超過4,5歲。
那我們的王聖人情況如何呢?實在有點對不住大家,心中無“我”的王聖人從出生到他五歲,就沒開口說過一句話!
不愛說話的小孩並不少見,如果不是智障或者天生聾啞,那就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兒童,這些人外表看起來呆若木雞,其實大腦正一刻不停地高速運轉,根本沒工夫理你,他才懶得開口。
事實上,王家人也一直用後一種可能安慰自己。
王雲五歲那年的一天傍晚,和小朋友們在田野間玩耍得正歡,一個鶴髮童顏的和尚朝他們走來。和尚誰也不理,徑直向王雲走去。到了跟前,把王雲仔細打量了一番,搖了搖頭,道:“好個孩兒,可惜道破!”說完就走了。
眾人不解其意,但又覺得事有蹊蹺,便將此事彙報給王天敘。
王天敘捋了捋鬍鬚,皺著眉頭瞎琢磨起來。突然,他眼前一亮:雲者,說也。好個孩兒,道破了天機。王雲這孩子果非凡人!心念及此,王天敘激動地跳了起來:“快給王雲改名字!”
於是,王雲的正式名字王守仁宣告誕生。
王守仁果然跟王雲大不一樣。在一個平淡無奇的下午,王守仁他媽鄭氏坐在床上做針線活,父親王華全神貫注地複習公務員考試,王天敘則展開宣紙,筆走游龍,盡情揮毫,物我兩忘。一切井然有序,波瀾不驚。
王守仁看看這個瞧瞧那個,覺得自己成了空氣,頓時索然無味。他找了個地方坐下,發了會呆,忽然張嘴大聲朗誦起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開口如黃河絕堤,一發不可收拾,把四書五經裡的名句都背了出來。
三個大人全給雷到了。
王天敘跑出來抱起兀自喋喋不休的王守仁,問:“你從哪學來的?”
小守仁眨了眨那雙大眼睛,道:“父親唸書時聽見了,便記在心裡。”
眾人驚愕不已。
這一年,王華參加進士考試,高中狀元,舉家遷居到北京。
為了使王守仁接受更好的教育,王狀元花了大筆“擇校費”把他送到了一所師資力量雄厚的重點中學唸書。
王守仁同學領悟很快,能舉一反三,其聰明程度讓老師們倍感驚訝,可是不久之後,老師們就發現了不好的苗頭。據同學反映,王守仁不是個好學生,不願意在私塾裡坐著,卻喜歡舞槍弄棍、讀兵書,還經常討論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奇妙的東西。有人曾在他的課桌上發現一首打油詩:
5 聖人童年很華麗(2)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如此古怪的詩在當時的科學條件下沒人能讀懂,於是老師們一致判定這孩子思想有問題,準備找他單獨談話。
可沒過多久,問題少年王守仁就主動找到老師,問了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成了他一生的真正起點。
問題是:“何為第一等事?”
注意,這標誌著少年王守仁已經開始考慮人生的價值問題。多麼不俗的孩子!可惜,一個庸俗的老師給了一個庸俗的答案。不過正是這個答案成就了王守仁早熟的名聲,也留下了這個故事。老師回答說:“唯讀書登第耳。”這和我們今天教育小孩要考重點大學差不多,雖然善良,但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
王守仁搖了搖他的大腦袋,不以為然地說:“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
一個十歲就立志要當聖人的小孩,翻遍古今中外的史書也找不出幾個,更何況是在明朝那個盛行“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時代。
有夢想不足以使一個人到達遠方,但到達遠方的人一定有夢想。
許多年後,當王守仁冥思苦想,追尋生命中那顆“良知”時,兒時的這段朦朧的插曲讓他恍然大悟——良知天然呈現,不用去外界尋求。何為第一等事?問的好!問出了人為什麼活著,做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什麼樣的日子才值得去過。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一雙合腳的鞋,從這一點發散開來,王守仁進一步得出“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