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人回味不盡。上片寫餞別的情景,透過悽迷慘淡的景物來渲染離情之苦。下片寫臨別的悲傷。透過兩人分手時的細微動作來表現:“銷魂”、“暗解”、“輕分”等。“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歷來為後人所稱道。

*千秋歲*

秦觀

水邊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

離別寬衣帶。人不見,

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

'宛鳥'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

鏡裡朱顏改。

春去也,

飛紅萬點愁如海。

【註解】:

1。“花影”兩句:花影搖曳,鶯聲嚦嚦。化用杜荀鶴《春宮怨》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2。西池:即汴京金明池。

3。'宛鳥'(yuan1)鷺:是兩種鳥,比喻品級相差不遠的同僚。

4。“日邊”句:回到皇帝身邊的夢破滅了。日邊,指皇帝。南唐·李煜《虞美人》:“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5。飛紅萬點:指被斥逐的一大批同僚。

【賞析】:

這首詞作於紹聖二年(1095)春處州貶所。前一年,哲宗親政,蘇軾兄弟及“蘇門四學士”俱遭貶謫。本詞所寫,即為春日謫居之愁。上片寫城郊的春日春光。面對眼前美麗的春光,作者卻湧起了一股強烈的今昔之感。下片昔日汴京友人相聚極樂,當年坐著馬車、指點江山、議論時政,何其豪情勝慨,轉眼間,時局鉅變,詞人只能發出絕望的叫聲。

*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心素,

砌得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

【註解】:

1。驛寄梅花:《太平御覽》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花詩曰:‘折花逢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此即用此典。

2。魚傳尺素:指書信往來。尺素,即書信。

3。“砌成”句:對遠方親朋帶來的慰藉,反而增添了數不盡的離恨。

4。“郴江”句:意思是郴州本是繞著郴山流的。為什麼要流向瀟湘呢?這裡是喻說人的離別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不得已。郴江,源出郴州東黃芩山,北流到郴州,下流入湘江支流耒水。幸自,本自。

【賞析】:

紹興三年(1096),秦觀再遭貶謫,遠徙郴州,並被削去了所有官爵。這首詞作於抵達郴州的第二年的春天。上片抒寫客館之淒涼,“失”、“迷”傳達出作者的迷惘與惆悵之情。下片抒發謫居之悲苦,遠方友人的梅花與書信引發了他的離愁,“砌成此恨無重數”的砌字,足見皮恨的積累與堅固。全詞音調低沉,辭情哀苦,正是所謂哀而有傷,怨而有恨。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

動離憂,淚難收。

猶記多情,

曾為系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

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

恨悠悠,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

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

流不盡,許多愁。

【註解】:

1。“西城”三句:寫看見早春柳絲輕柔,觸動自己的離恨,因而流淚不止。

2。碧野朱橋:指遊樂之地。

3。韶華:青春年華。

4。便做:便使,就使。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傷別的佳作。上片觸景生情,西城楊柳,絲絲弄柔,牽動了別情離憂,引起了物是人非的傷感。下片寫年華老去而產生的悠悠別恨。“便做”三句,表現了離愁的深長。與李後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徐師川之“門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皆言愁之極致。全詞於清麗淡雅中,含蘊著悽婉哀傷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