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征服了羅馬人的奧斯曼異教徒都被奧地利人擊敗,更不要說是從遙遠的東方而來的中國人了。」
「是啊……」
他的話頓時引起了許多議員們的贊同與附和。
「在我看來,奧斯曼人也不是中國人的對手。」最先開始鼓吹大夏的議員說道:「俄國人可是能夠與瑞典人和波蘭人打得僵持的強國,可就是在中國人到來以後,從開戰到《莫斯科條約》的簽訂,全程甚至不超過一年的時間,奧斯曼人能夠在一年內征服俄國人,逼迫他們簽訂城下之盟嗎?」
「這個……」
提出質疑的議員頓時洩了氣,一下子拿不出反駁的語言,因為對方說的是事實,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征服了俄國人,單是這一個戰績拿出來,就足以橫掃久攻維也納不下的奧斯曼人了。
見對方無話可說,那名議員乘勝追擊,道:「各位先生們,毫無疑問,我們曾經的敵人中國人是非常危險的,他們野心勃勃,充滿了侵略慾望,即便是四百多年前的黃禍,和曾經幾乎征服羅馬帝國的上帝之鞭都無法比擬,我們必須聯合整個歐洲的文明國家,一同抵抗那來自東方的野蠻人。」伜
他話音落下,整個議院內隨即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議員們被他說服了,更重要的是,要是能夠說服整個歐洲的各個國家一同抵抗夏朝的西征,對他們荷蘭人來說,將是趁機得到大量威望的機會。
在議員們的贊同下,議院迅速透過了那名議員的提議,向西歐各國派遣使者渲染大夏,希望能夠拉起一個圍繞著夏朝的包圍網。
有著這種擔憂的可不止荷蘭人這一家,勢力同樣插手到東方的英國人也隱隱約約意識到了夏朝的威脅,儘管此時還沒有到拿破崙時代,但大英的攪屎棍特性仍然提前覺醒了。
在荷蘭人的使者渡過不列顛海峽抵達倫敦,向英王和英國議會闡明他們的來意,並渲染大夏後,英國人很快意識到這是他們插手大陸的一個絕好的時機。
因此,他們暫時擯棄了與荷蘭人之間的恩怨,決定與荷蘭人聯手說動西歐各國加入這個未雨綢繆的包圍
圈,但他們並沒有直接同意加入到包圍圈內。
荷蘭人雖然發現了英國人的這一舉動,但他們並沒有當場拆穿,儘管他們能夠暫時擯棄兩國之間的恩怨,但荷蘭人還是不希望真的與曾經廝殺過的英國佬並肩作戰。
而且西歐舉足輕重的法國,可是對英國人非常不滿,沒有英國的加入,法國人同意加入包圍網的機率要更大一些。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