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後一座重鎮,時隔十年,漢人軍隊的旗幟終於再次插在了這座城池的城牆上。
夏軍佔領錦州城後,城中百姓紛紛上街迎接,他們為王師解放遼西的壯舉而歡呼,並迫不及待的在夏軍的默許下將平日裡耀武揚威,高高在上的滿人從家中拖出來。
那些滿人已然沒有昔日的囂張氣焰,此時在漢人們憤怒的目光中,他們瑟瑟發抖,蜷縮在冰冷的地上,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隨後,蘇辭主持了對這些滿人的審判,那些手上曾經沾染過漢人鮮血的滿人被當眾處死,欺壓過漢人、過漢人女子的人渣也都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處。
圍觀的漢人百姓一開始還能高聲叫好,可隨著越來越多滿人被當眾處死,人群中開始有人低聲抽泣起來。他們並不是為滿人的死而悲傷,而是想起了自己曾經在滿人鐵蹄之下飽受蹂躪、受盡苦難的悲慘遭遇。
好在這一切都已經成了過去式,夏軍的到來解放了他們,還給他們應有的公道,還將那些滿人名下的田產悉數分發還給了漢人百姓,真正做到人人有地耕。
錦州之戰後,清廷上下再次震動,這不僅是因為皇室宗親的戰死,也是因為錦州這一兵家必爭之地的失陷而感到憂慮。
錦州淪陷以後,夏軍通往盛京的路上將再無阻攔,清軍若是想要在盛京以南阻攔夏軍,那就只能在寬闊平坦的遼河平原上與夏軍展開廝殺。
考慮到夏軍偏步兵而輕騎兵的特性,清軍高層還是決定來一場豪賭,那便是集中全國兵力在遼河平原上與夏軍決一死戰。
這場決戰若是清軍勝了,他們就可以與夏軍劃遼西走廊而治,恢復明清松錦大戰前的版圖,繼續在關外當土皇帝,可若是清軍敗了,不僅龍興之地會被漢人奪回去,他們滿人也將被趕回貧瘠的老家。
這對於已經習慣了奢靡生活的滿人自然是不能接受的,為了保住龍興之地,保住現在的生活,清廷擴大了徵召的規模。
順治皇帝親自下旨,下令旗人每戶都要抽調一名壯丁參戰,女真各部也要提供戰兵,又派出使者前去離盛京地方最近的蒙古部落,以重金僱傭徵募蒙古騎兵助戰。
為了保住盛京,清廷幾乎要不折手段了。
另一邊,夏軍在攻克錦州之後繼續分兵北上,攻打廣寧,廣寧清軍直接趕在夏軍到來之前就直接棄城而逃,夏軍因此兵不血刃佔領了廣寧城。
蘇辭沒有親自率軍北上,他在攻佔錦州後北邊派出使者前去海城與蘇定遠聯絡,他提議兩軍合兵一處,一同北上攻打盛京,蘇定遠自然接受了他的提議,在蘇定遠的回信送到錦州城後,蘇辭即日便率軍出征。
大軍經過大淩河之時,蘇辭詢問了當地的漢人,前去大淩河之戰的古戰場祭奠這裡戰死的漢家英烈,二十四年前,韃酋黃臺吉率領五萬精兵攻打大淩河堡,明軍堅決抵抗,然而明清兩軍實力懸殊,明軍最終還是被全殲,清軍佔領大淩河堡,併為日後的松錦大戰埋下
了伏筆。
看著遠處的大淩河堡以及明清雙方曾經戰鬥過的地方,蘇辭依稀還能看見殘留下來的戰場遺蹟,他的目光彷彿穿梭了二十四年的光陰,親眼目睹那喊殺滔天,兩軍將士奮力搏殺的全程,不禁熱淚盈眶。
「大明邊軍的英烈們,晚輩蘇辭在此立誓,必將誅滅韃虜,以韃虜的鮮血告慰英烈們的在天之靈,軍中不得飲酒,晚輩身為全軍主將,自然也不得違背,只能以水代酒,等晚輩平定胡虜,得勝歸來之日,定會以美酒祭奠英烈。」
蘇辭低語呢喃,話落,他深深行了一禮,將從親兵手中接過來的水壺開啟,把裡面的清水悉數倒在那長得異常旺盛的草地上。
等蘇辭返回軍陣後,大軍隨即渡過大淩河,進入大淩河牧場的範圍內,此地地勢平坦,牧草旺盛,大軍穿過牧場之時還是能夠看見遠處有眾多駿馬在平原上穿梭奔騰。
蘇辭望著那些奔騰的馬群,對著身旁的親兵說道:「那些駿馬將會是未來大夏騎兵組建的基石,我已經可以料想到,等數年後,大夏騎兵騎著這些駿馬賓士在蒙古草原上抗擊蒙古人的場景了。」
說完,他又低聲嘟囔了一句:「也不知我能不能親自率領騎兵效仿明成祖,北擊蒙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