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盛京,防備夏軍的下一步進攻。
朝會上,說到情緒激動的地方,皇帝甚至直接站了起來,他揮舞著右手,喊道:「大清庇佑朝鮮屬國日久,是時候讓朝鮮回報大清國了,讓鰲拜徵召朝鮮壯丁組建新軍,在流光朝鮮人最後一滴血之前,大清絕不放棄盛京地方!」
皇帝的意志得到了透過,朝廷旨意隨即以快馬發出,渡過鴨綠江送到了在平壤府的鰲拜手中,鰲拜被朝廷任命為朝鮮總督以後,儼然成為了北朝鮮王國的太上皇,宮中有姿色的女子基本被他臨幸過,他也在朝鮮搜刮了大量的財產,北朝鮮君臣對他又恨又怕,卻又只能仰仗他的鼻息。
在收到朝廷速速率軍返回盛京的調令後,鰲拜不敢耽擱,急忙下令將駐紮北朝鮮各地的清軍調回,並再次徵召大批朝鮮壯丁,意圖將朝鮮壯丁作為漢人包衣的替代品。
北朝鮮君臣得知鰲拜準備撤回盛京,心中自然歡喜,但他們同時也擔心清軍撤退後,在南邊的夏朝鮮總督蘇輔就會率領夏軍與朝鮮軍隊組成的聯軍殺入平壤,廢除他的王位。
北朝國君一開始不願意當國王沒錯,可在嚐到了身為君王的滋味後,他就又不願意將手中的權柄拱手相讓,心中憂慮之下,他連忙前去請求面見鰲拜,可鰲拜似乎是知道他的來意一般,沒有同意接見他。
鰲拜是忠於大清國的,扶立北朝鮮只是為了保持清廷在朝鮮的利益罷了,他才不會為維護北朝鮮而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