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五章 烏斯藏平定

,邏些城的周圍並沒有建造城牆,因此夏軍能夠直接入城,攻打和碩特軍隊固守的據點。

在12磅步兵炮與12磅步兵榴彈炮的猛烈炮擊下,布達拉宮多處受損,夏軍冒著風雪和和碩特軍隊射出的箭雨向宮殿群發起強攻,但布達拉宮坐落在高山上,易守難攻,夏軍幾次猛攻,都被和碩特軍隊利用地形優勢擊退,反而付出了大量的損失。

幾次強攻無果,無奈之下,夏軍只好暫時放棄攻打宮殿群的想法,轉而採用長期圍困的手段,意圖將負隅頑抗的敵軍困死在宮殿群內。

在圍攻邏些城的同時,他們也派出使者前去烏斯藏的其他地方,以五世的名義要求各地歸順夏朝,接受夏朝的統治。

或許是因為夏軍在入藏後的表現很是勇猛,烏斯藏各地紛紛傳檄而定,歸順夏朝統治,一些由和碩特汗國控制的聚落甚至發生了藏人反抗的事件,他們推翻了和碩特汗國的統治,主動聯絡夏軍,表示願意歸順。…

儘管攻打布達拉宮的戰事失利,但和碩特汗國已經的確大勢已去,其殘軍只能苟延殘喘,烏斯藏大部分平定,併入夏朝的版圖之中,朝廷已經可以開始準備在烏斯藏建制並進行直接統治了。

時隔兩百餘年,烏斯藏不論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終於再次迴歸的版圖內,這一次,它將不再有從版圖中脫離獨立出去的機會。

西部戰場接近尾聲,而東部戰場還打得如火如荼。

即便日軍在中國地區拉起了重兵,但在夏軍的猛烈攻勢和多場激戰後,日軍損失慘重,其防線不斷向東推移,日軍雖然極力想要抵抗,但終究還是無力迴天。

接連的慘敗和損兵折將讓幕府有些坐不住了,幕府將軍德川家綱開始召集家老,商議起與夏軍議和的可能性,在他看來夏軍和四百多年前的蒙古人完全不一樣,蒙古人雖然同樣野心勃勃想要征服日本,但大海是他們的弱點。

可夏軍不一樣,夏軍不僅在陸地上戰無不勝,連在大海里也同樣無法撼動,自從中日開戰後,幕府前前後後投入了快上千艘戰船,可就像是投入大海里的石子一般,除了掀起一朵小水花外,便再也沒有其他反響了。

數百艘戰船和上萬水兵葬身魚腹,日軍戰士在九州島的群山峻嶺內血流成河,繼續打下去只會付出更大的傷亡代價,甚至被夏軍逐步東擴,被他們打下來的土地全然沒有要回來的可能。

因此,德川家綱才會想要與夏軍議和,趕在夏軍拿下石見銀山之前請求夏軍停戰,儘可能將損失降至最低。

然而經過一番商議後,幕府雖然派出了使者暗中與夏軍聯絡,請求議和,但夏軍統帥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幕府的求和,鎮海大將軍蘇輔義正嚴詞地說道:「日本自古為天朝藩屬,但千年來幾次叛逆,不服王化,本督奉天子詔,在征服日本之前絕不罷兵。」

蘇輔的拒絕讓幕府眾人的心頓時就涼了,他們只能從關東地區繼續調集重兵前去支

援,為了激勵全軍士氣,德川家綱親自穿上甲冑,帶兵前往中國地區。

德川家綱的動作頓時被潛伏在國內的錦衣衛傳到蘇輔手中,他深知日軍步卒雖然普遍戰鬥力不高,但其人數眾多,若是不提前做好準備,夏軍也很有可能被反推回筑紫。

因此,蘇輔當即親臨前線,組織大軍暫緩東征,憑藉中國地區的複雜地勢組建防線,以此防備日軍的反撲,僅靠夏軍自然是無法完全防住的,在筑紫負責維持治安的部分朝鮮官軍也被調了過來,作為輔兵參戰。

大戰一觸即發。

在風雪的呼嘯聲中,武安十一年終於結束,時間來到了武安十二年,這一年也是公元1665年,在原本歷史上的這一年,除了臺灣鄭氏外,全國各地的抗清勢力基本平定,李來亨領導的大順軍也在一年前覆滅,永曆十九年這一年號只在臺灣使用。…

而現在,永曆年號雖然已經廢止了約莫十三年,但滿人建立的大清早已覆滅,漢人不用再忍受滿清黑暗的統治,新建立的夏朝雖然同樣是封建王朝,但它以漢人為主,對於漢人採用寬仁統治,在除漢地本土外的其他地區,漢人的地位也要遠遠高於本地土著。

在這一年的正月初一,朝鮮國王照例攜群臣向東跪拜,感恩夏朝宗主國將他們從滿清的壓迫下解救出來,而在夏朝版圖內,不論是最北部的布里亞特人,還是最南部駐紮在絕島的南洋水師官兵,不論是最東部的徵日大軍,還是在遙遠的波蘭立陶宛聯邦首都華沙內的夏朝使團,都在慶祝這一年一度的中華傳統節日。

在蘇言派出的前往歐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