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臣相談

言將資料放下,道:“朕召你進京,你可知曉原因?”

“臣不知。”傅興華回答道。

“吏部右侍郎傅鼎銓曾在貴陽為朕辦事,他向朕舉薦你,說你曾經幾次為他出謀劃策,挫敗土司叛軍的進攻,朕向來不會埋沒人才,既然他如此誇讚你,那朕就給你一個機會。”

蘇言說到這,頓了頓,看了看傅興華的反應,見他神態淡定,又繼續說道:“你在回京師應該從朝廷邸報上看到了,朕欲於漠北設定漠北都護府,由臨國公出任首任大都護,對此你有何想法?”

來了。

傅興華知道,這是皇帝準備考問自己,來試探自己的能力了。

他的腦筋飛速轉動起來,思考該如何回答皇帝的詢問,只過了數十息,他就有了腹稿。

“回稟陛下,臣大膽猜測,漠北蒙古四部已臣服許久,循規蹈矩,突然設定漠北都護,其目的恐怕不僅是為了穩定漠北蒙古,更是有其他原因吧?”

傅興華如此說道,朝廷邸報上並沒有說明設定漠北都護的目的,更北邊的羅剎國也只在京官中廣為人知,傅鼎銓也沒有告知他此事,因此身為外官的他對此知之甚少。…能夠在什麼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他倒是有點能力的,蘇言因此稍稍驚訝了一瞬,但他很快就恢復如常,道:“那你說說,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大膽暢言,不必顧慮什麼。”

有了蘇言這句話,傅興華的膽子頓時大了起來,他思索了一陣,試探性地問道:“可是防備漠西蒙古?據臣所知,漠西蒙古雖然分裂,但其中有一汗國名曰準噶爾汗國,其實力日益強大,且喜愛擴張,想必是準噶爾汗國屢屢在邊疆挑釁挑起戰端,朝廷才不得不防。”

蘇言搖了搖頭,道:“繼續說。”

傅興華雖然沒有猜中真正的原因,但他能夠說出這番言論,也著實讓蘇言感到驚訝。

見皇帝搖頭,傅興華又開始思索起來,既然漠西蒙古不是目標,那也必然不可能是已經穩定下來的東邊的女真諸部和南邊的蒙古各部,唯一可能的,就是更北邊的未知地域的因素了。

不過他對更北邊的情況一無所知,他只知道漠北蒙古更北邊是遼闊的小海(貝加爾湖古稱),蒙古諸部時不時會前去那一片放牧,而其他的,他就完全不清楚了。

想到這,他也只好無奈的說道:“陛下,請恕臣孤陋寡聞,臣對極北之地知之甚少,不過既然並非為了漠西蒙古,那就只能防備小海以北的未知敵人了。”

“的確如此。”蘇言點了點頭,他耐心為傅興華解釋道:

“小海以北乃無盡廣袤的冰天雪地,其地常年寒冷,都為凍土,不利耕種,在萬曆年之前都只有三三兩兩的土人部落遊牧,萬曆年後,從極西之地殺來一國,名曰羅剎,羅剎人形似西夷,但身材高大,野蠻好戰,佔據極北之地,又侵佔黑龍江上游,修建堡壘,意圖染指東北之地。”

三言兩語,就將極北之地的敵人為傅興華解釋清楚,傅興華聽後眉頭微蹙,道:“如陛下所言,那羅剎人的確為北疆大患,不過臣有一疑問,彼羅剎國軍備與我朝相較如何?”

“羅剎人軍中大多裝備馬刀火器,與我朝步軍相比,我朝步軍略勝一籌,但關內至小海以北路途遙遠,調動步軍北上勞師動眾,得不償失,僅能以騎軍攻之。”蘇言語氣有些凝重,如此說道。

的確,他若是要與羅剎人開戰,那廣袤的蒙古高原雖然無法擋住步軍北上,但補給線將會拉得特別長,從關內調撥物資送往漠北,沿途消耗的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所以蘇言立即就否掉了調遣大股步軍北上的念頭。

不過這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俄軍在西伯利亞的統治主要依靠各地修建的堡壘維持,若是步軍無法北上作戰,攻打堡壘的任務就只能落在騎兵肩上了,三個騎兵旅裝備的6磅騎兵炮磅數、威力較小,強攻堡壘不便,只能嘗試以炸藥包開路。

蘇言沒有將這些問題說出來,不過傅興華卻自己想到了這些,他同樣神色凝重,思考了許久,緩緩說道:

“陛下,漢地到漠北路途遙遠,運輸多有不便,朝廷只能在漠北部署少量兵馬,主要還是依靠當地蒙古各部,臣斗膽諫言,可在蒙古各部中就地徵募軍士,操練騎馬步軍,驅使蒙古兵攻打羅剎,這樣國朝只需要付出一些必要的錢糧,就能讓蒙古兵與羅剎人相互消耗,讓蒙古各部無暇反叛朝廷。”

淚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