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八年的冬天剛過,屯兵於西寧衛的夏軍經過數個月的修整,再次向青海地區遊牧定居的蒙古人露出了他們尖銳的獠牙。
青海東部正處於夏軍的控制之下,而青海湖以西的廣大土地則是由遷居此地的土默特部與和碩特部共同佔據。
其中土默特部是先來到此地的蒙古人,但他們在曾經的固始汗的征服下被迫向和碩特部臣服,至此成為和碩特汗國的附庸。
武安八年三月,夏軍離開西寧衛,繞過美麗的青海湖向西部挺進,出兵的同時,他派出數名使者傳檄各地,要求青海境內的蒙古各部臣服。
檄文發出後,在青海湖一帶定居的蒙古部族並沒有抵抗,他們清楚就連強大的可汗都無法抵擋夏軍,他們就更加不是對手了。
因此,在夏軍兵鋒的威脅下,這幾個定居青海湖一帶的蒙古部落率先派出使者,向夏軍表示臣服。
最先與夏軍交手的卻是“八臺吉”之一的伊勒都齊,他是固始汗的第六個兒子,與他的兩個弟弟多爾濟和達什巴圖爾同領青海右翼,但他的兩個弟弟尚且年幼,青海右翼實際上由他獨自統領。
在青海湖湖畔的蒙古部落向夏軍投降後,這位臺吉連忙調集青海右翼的所有兵馬意圖阻止那幾個部落叛離,他的前鋒攻打了其中一個臣服的部落,該部落一邊抵抗,一邊向夏軍求援。
劉世勳聽聞後,當即派出一旅前去救援,他要求支援的旅不必手下留情,將所有膽敢攻擊夏軍的蒙古人全部殺死。
三月十八日,夏軍前鋒在青海湖南側與求援的蒙古部落匯合,線列步兵們迅速在長官的命令下排列成一條長長的佇列,他們看著遠處朝這邊疾馳而來的蒙古騎兵,面色怡然不懼。
“卸下火炮!卸下火炮!”
在軍官的催促聲中,炮兵們忙碌地將炮兵營內的32門12磅步兵炮從馬車上卸下來,他們吃力地推動著炮聲,將炮口對準遠方的蒙古騎兵,在他們使勁的時候,胳膊上青筋暴起,那結實的肌肉也高高隆起。
第三鎮第二旅旅帥李芳雙手揹負,面無表情地看著炮兵們忙碌的場景,這位曾經跟隨榮昌郡王蘇定遠在浙江與清軍作戰的老兵一路南征北戰,最終依靠戰功榮升為第二旅旅帥,這或許是他在軍中能夠走到的最高位置,但他並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能不能為皇帝陛下效力,將自己的全部奉獻給皇帝。
夏軍炮兵忙碌的同時,對面疾馳而來的蒙古騎兵也發現了攔截在他們面前的夏軍軍陣,為首的千戶那顏勒停戰馬,他舉起右手,示意身後的騎兵們一同停下,隨後皺起眉頭眺望著夏軍軍陣,開始思考要不要繼續向前進攻。
一番思索後,這位生性謹慎的那顏還是決定不要繼續進攻了,攔在他對面的夏軍從規模來看至少有小一萬人,而他率領的只不過是千餘蒙古騎兵組成的前鋒罷了,他若是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鋒,只會將兒郎們寶貴的性命葬送在這。…因此,他下令全軍在原地修整,自己親自策馬返回數里後的青海右翼主力,向伊勒都齊臺吉彙報這裡的情況。
這位千戶策馬疾馳了許久,越過一小座山坡,就看見了迎面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在朝東方行進,這支軍隊囊括了青海右翼幾乎所有的軍隊,足足有一萬兩千餘蒙古騎兵和兩萬一千餘步軍,這步軍裡以奴隸炮灰為主,僅有六千餘披甲步兵和弓箭手。
千戶穿過臺吉衛兵的阻攔,來到了伊勒都齊臺吉面前,伊勒都齊身著傳統的蒙古扎甲,他並未戴著頭盔,而是戴著一頂鑲嵌著一顆珍珠的蒙古氈帽,兩鬢垂下一道粗長的辮子,身材微略肥胖,但看起來卻是凶神惡煞的模樣。
“臺吉,前方的去路被漢人軍隊阻攔。”那千戶向伊勒都齊臺吉行了一個蒙古撫胸禮,彙報道:“漢人軍隊有近萬人,其中有三十餘門火炮。”
“三十餘門火炮?”
伊勒都齊打起了精神,他下意識撫摸起了自己頭上垂下來的辮子,開始思索與近萬漢人軍隊死磕的勝算,漢人軍隊可不是他印象裡孱弱的模樣了,他必須要慎重考慮。
一番思索後,伊勒都齊最終還是決定與夏軍交戰,和夏軍的戰爭是無法避免的,就算不在這裡開戰,等夏軍繼續西進,最終還是會進入屬於他的牧場,屆時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不還是要與夏軍開戰?
那時候他要面對的可不止是眼前這近萬人的兵馬了,極有可能是所有的夏軍主力。
因此,伊勒都齊最終下令大軍繼續前進,與夏軍開戰。
一個時辰後,蒙古軍隊與前鋒匯合,伊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