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七章 癸巳胡亂

春節過後,兵禍先一步在朝鮮肆虐。

正月初,朝鮮半島還沉浸在春節的氣氛中時,清軍在鰲拜的率領下悍然入侵朝鮮,被朝鮮國君李淏派往北方防備滿清的朝鮮官軍猝不及防之下當即被擊潰。

就好似十七年前的丙子胡亂情景再現一般,被朝鮮君臣寄以厚望的朝鮮官軍在清軍的攻勢下如摧枯拉朽一般被擊潰。

別看清軍在明軍的反攻下接連喪師失地,還丟失了南方半壁江山,可他們在面對更加弱雞的朝鮮官軍時還是表露出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的威勢。

短短十天,清軍就接連衝破朝鮮官軍的數道防線,兵鋒直指朝鮮京畿道,朝鮮君臣聞之,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

朝鮮國君李淏也是十七年前的丙子胡亂的見證者,彼時的他還是鳳林大君,在清軍南下之際攜弟弟及一眾王室眷屬逃亡江華島,最後江華島陷落,他也成為清軍俘虜,親眼見證當時的仁祖向黃臺吉行三拜九叩大禮的屈辱一幕。

十七年後,清軍再次兵臨京畿道,隱藏在李淏心中的恐懼被激發出來,他驚恐之下忙命朝鮮各道勤王,並走上了自己父親當年的老路——逃往南漢山城避難。

不過這一次他學聰明瞭,沒有將王室眷屬送往江華島讓清軍能夠各個擊破,而是全部撤入南漢山城,在逃跑之前,他命宋時烈前往南方招兵買馬,又派出使者渡海前往南京,嚮明朝求援。

正月十三,清軍前鋒抵達漢城城下,漢城守軍已然因為驚恐而盡數潰散,城中百姓也提前南逃,堂堂一國首都竟宛如空城。

清軍兵不血刃攻克漢城,為了震懾朝鮮君臣,也是報復他們反覆橫跳的行為,清軍對漢城進行了屠城,城中沒有逃走的百姓盡數遭到屠戮,眾多建築也都遭到焚燬。

漢城方向煙火四起,朝鮮君臣站在南漢山城眺望王京,見王京大半焚於大火之中,大為怮痛,君臣上下哭聲震天,其中也摻雜著大聲咒罵野蠻的聲音。

清軍震懾性地焚燒漢城後,隨即包圍了南漢山城,因為十七年前的經驗,鰲拜並沒有急於強攻,而是派人對朝鮮君臣進行招降,表示只要朝鮮君臣重新臣服於大清皇帝,對於他們的背叛行徑皆既往不咎。

但那李淏哪裡肯向他眼中最為仇視的野蠻人投降,他不顧大臣的勸阻,下令將清軍使者拖出去斬首,並將使者首級懸掛在城牆之上。

李淏斬殺使者的行為徹底激怒了鰲拜和他麾下的清軍,他們在明軍那邊吃癟也就算了,實在打不過,可你這些弱小如雞的朝鮮人竟然敢這般行事,無疑是在自尋死路。

盛怒之下,鰲拜當即下令對南漢山城展開猛攻,但南漢山城周邊高而險,中間則低平易守,守軍能夠居高臨下向仰攻的清軍傾瀉火力,清軍接連幾次猛攻都無法得手。

而在南邊,宋時烈積極招兵買馬,朝鮮各道的勤王兵馬也在集結,雖然朝鮮舉國上下看起來是同仇敵愾,可看那些勤王軍遲緩不前的動作,就知道他們還是對清軍充滿了恐懼。

……

清軍再次入侵朝鮮的訊息迅速傳開,當朝鮮使者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跪在蘇言和大臣面前,祈求大明出兵救援朝鮮時,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有餘。

誰也不知道朝鮮國內的情況如何,大臣們對此議論紛紛,討論出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禮部尚書吳鍾巒出列道:“殿下,朝鮮與大明一衣帶水,從來是大明最忠誠的屬國,朝鮮雖然被迫無奈向韃虜俯首稱臣,但始終心懷我朝,如今我大明光復,朝鮮又重新朝貢稱臣,我朝理應出兵救援。”

“臣附議!”

“臣附議……”

吳鍾巒話落,又有數名官員出列附和,坐在龍椅下面,身著紅色親王袞龍袍的蘇言面無表情,默不作聲,讓人摸不清他的想法。

(本章未完!)

第二百七十七章癸巳胡亂

“臣反對!”兵部左侍郎顧炎武出列說道,他沒有與吳鍾巒相視,高聲說道:“殿下,而今孫可望盤踞雲貴,吳三桂割據陝西,北方各省及四川還處於韃虜控制之下,我朝已是多線開戰,兵員疲憊,糧餉繁重,府庫空虛,怎能再啟兵戈?”

“臣附議。”戶部尚書馬國柱出列說道:“府庫銀兩雖多,但糧草早已不足,若是再啟戰端,將無法供給大軍遠征,並且胡虜侵朝已有一月之久,朝鮮君臣是否還在抵抗還是一個問題,若是朝鮮君臣早已投降,大軍出征豈不是白費功夫?”

作為清廷的兩江總督,馬國柱自然比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