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歌舞,想必大家心中自有秤砣,老朽就不多廢話了。”
多聞道長呵呵而道,竹竿道長三人連連點頭,老道長緊接著說道:“好,接下來有請軒轅姑娘為我們送上一曲《江南可採蓮》!”
第613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
百姓們對《江南可採蓮》並不陌生,這首漢樂府詩歌乃是採蓮詩的鼻祖,經典中的經典,它的風格熱鬧歡快,雖然描繪的是江南採蓮之貌,卻十分適合此時此景。
一見軒轅姑娘抱著一把七絃瑤琴出戰,頓時掌聲遍起,四處的觀眾都洋溢著一臉笑容,曲未起,人已經歡笑起來。
大人、小孩,皆笑聲清朗活潑,猶如荷蓮茂盛的生機盎然的景象,比之剛才的新羅鳥人醜態百出而搏得的吵雜笑聲,真不知道高哪裡去了。
往擂臺中間坐下,雙手撫在皎潔的琴絃之上,軒轅姑娘似是笑了笑,纖纖的玉指就開始彈奏,淙淙咚咚,清越悠揚的琴聲響起,像是天河的流水悠悠流淌之聲,眾人一聽,全城俱靜,彷彿回到了先天之境,那麼的安然,那麼的靜謐——
而識樂之人又都有著驚訝,這首曲子,不是尋常的《江南可採蓮》曲調!尋常之曲重於樸素明快,所謂曲魂,就是魚兒的嬉戲,和採蓮農人們的歡笑,是勞作豐收之魂。
但是現在,與其說在江南採蓮,不若說是在仙境的瑤池採蓮,曲子一樣明朗,卻有著一股仙氣!更顯出了與世無爭,無憂無慮,曲魂似不在人間,直上青天而去了……
聞者分明可以見到,一位清麗的仙女行走於蓮花之間,身姿綽約,裙裾飄然,她微笑地看著荷蓮之間的魚群……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忽然,眾人就聽到了一把婉約動聽的歌聲,正是軒轅姑娘輕唱詩歌:“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魚兒們在蓮葉之間嬉戲,一會兒在蓮葉的東面,一會兒在西面,一會兒又在蓮葉的南面,一會兒又到了北面。
樸素的詩句,不加繁麗的修飾,卻把一幅魚群歡快地穿梭荷蓮間的景象,清晰地映入世人的眼前,猶如身臨其境!那少女的音容笑貌,又像一朵羞澀輕靈的荷花,向愛郎訴說著自己的心意,那年輕的愛侶又如魚兒嬉戲一般,歡欣而美好。
曲入人心,詩入人心,全城的百姓們都流淌在這股仙樂之中,孩童們大感玩耍的樂趣,少年男女們生起心動之感,年紀大些的又像是找回了青春,找回了初戀的感覺……
多少人,不禁痴然,不由得雙眸泛淚,不由得思念起了心底那個從未忘卻的人……
如斯仙樂,如斯仙樂!
咚淙。
不知過去了多久,曲終有盡,雖然大家都不願從這種感覺中出來,但是那仙音妙樂已經漸漸遠去,而它留下的美妙迴音,不知多久才會消散。
羽林校場仍是一片寧靜,就連四位司儀都還在回味,最頑皮的小孩都搖頭晃腦的,如若中魔。
好曲!謝靈運忽然輕籲一口氣,好曲!這就是傳說中的仙樂吧?聽此一曲,幾乎勝過平生所聽,今天方才明白耳朵是有什麼用。他站了起來,雙手鼓掌,讚道:“好!”
這一聲叫好,才讓眾人回到了現實之中,看看左右,還在原地,原來剛剛出神去了仙境一趟。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多聞道長突然讚歎的道,老臉上滿是感慨,道:“老朽修道數十載,幾乎被這一曲破了道心,時光荏苒啊!”他想起了曾經村裡的那個姑娘小芳,她現在該是白首蒼蒼了吧,也早就兒孫滿堂了吧。
“多少的讚美對軒轅姑娘這一曲而言都不過分。”竹竿道長也表明了堅決的立場,“聽了這一曲,恐怕世上再無樂曲可聞了。”
“這就是讓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歌曲啊!不對,該是三載不知肉味!”王夫子亦是盛讚。
“善哉善哉,佛聽了,也會動容。”空空大和尚讚道。
校場和神都還是頗為安靜,觀眾們不是沒有反應,只是怕大聲叫好會玷汙了那仙樂的清靈,就算是謝將軍在鼓掌,他們也不敢動彈。直至軒轅姑娘起身彎腰微施一禮,多聞道長說道:“大家若是覺得好,不妨給軒轅姑娘送上掌聲。”
真的可以鼓掌嗎?眾人面面相覷,終於有叫好喝彩紛紛響起,幾乎是瞬間,大家的心性都清醒過來了,激動!驚讚!
“好!!!”、“仙樂啊!!”、“神州隊勝!”……
雷動的掌聲,雷動的叫好,鋪天蓋地的呼嘯開去,整個神都隨即也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