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7部分

海粟強太多。

□□□□□□□□□□□□□□□□□□□□□□□□□□□□□□

國家計劃發展委、信產部、證監會等多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科技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張恪早就看到過相關檔案了。卻是四月二十八日。副省長陸文夫到橡樹園實驗園來考察。才代表省裡跟張恪正式談起這事。

四月下旬,建鄴天暖,在燕歸湖畔,穿一件長袖襯衫,吹著湖風,感覺最是舒服。

“這次省裡爭取到三個直接上市的名額,另外,有兩家省屬上市公司連續虧損快三年了。受到證監會的退市警告。省裡也想積極的推動資產重組將問題解決掉。想將這兩個殼資源也讓給省內的科技企業。”陸文夫跟張恪介紹一些基本況。問道。“現在下面企業為了這五個名額。恨不的都捋起袖子來對幹。錦湖倒是一點聲音都沒有啊。”

東海省範圍之內。倒沒有哪家比錦湖更有資格上市了。雖然別家為這幾個名額爭的厲害。但是資本市場建設是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省裡就算是想撐門面。也是希望錦湖能站起來挑一挑擔子的。

“不是我們不想。只是想到在國內上市的複雜。有些生畏。”張恪言不由衷的說道。“再說錦湖要做表率。表率就是不跟省裡的兄弟企業爭資源。”

其他人眼裡。上市名額是最稀缺的資源。但是張恪對在國內的上市卻沒有太大的意願。國內的證券市場資容量有限。要不願惡意的炒作。透過正規渠道從內地股市一次融得七八億資金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張恪實在不想只為這七八億的融資跑到證監會燒香磕頭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