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搞他。何況從東社縣到市裡,這一步的飛躍,成績也讓張知非自豪。
以前他每年能在東社縣賺個三四十萬,就十分的心滿意足,但是到市裡來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分到手的錢,就抵他在東社十年攢下來的家業。
“哦,”張恪將杯子裡的紅酒喝光,將酒杯遞給堂兄張奕,笑著說,“這紅酒不錯,張奕幫我跟小叔再倒一杯來……”將張奕支走,張恪對小叔說,“小叔對宏遠的控制力太弱了些,可以再引入兩家股東,稀釋其他股東的股權……”
“引虎驅狼,再說引入其他股東。我地股權還不是同樣要給稀釋……”
“聽說宏遠又在搞分紅?”
“前後差不多有三百萬。”只有唐婧在場,張知非也不瞞著。
張恪咂咂嘴,做工程到底是來錢快,按照宏遠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到一年時間,豈不是總共要有一千多萬的分紅?這還不算宏遠公司提留的發展基金。
“就按三百萬地比例增資,小叔要堅持自己的股權不被稀釋,還要引入兩家新股東,規劃設計院、海州建設工程公司要有異議,大不了散夥,組建新宏遠,唐伯伯對小叔的這點支援力度還是有的。”張恪堅定的說,現在關鍵要幫小叔真正取得對宏遠公司的控制權。
雖然張知非是宏遠公司的總經理。但是他個人所佔的股份幾經稀釋,已經與第二、第三大股東的城規設計院、海建公司相差無幾。張知非雖然看好在海州市發展商業地產。但是與張恪幾次交流之後,也想著緩一緩再有動作,眼下是其他股東急切,想著要在沙田西片地舊城改造專案裡分一杯羹。
張恪心裡想:只要小叔取得對宏遠的真正控制權。宏遠與錦湖已成規模,就等著愛達電子一飛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