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採取極其嚴格的行政措施,包括限期收回違規拆借貸款,加強對銀行貸款額度的控制,重新審定投資專案等等,加上央行提高存貸款利率,在這樣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或者個人從銀行貸款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就算搞來常規貸款,高額地貸款利息也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受的,這也是九十年代中期,民營企業發展緩慢的一個原因。

邵至剛想在九五年就從銀行獲得撬動商業地產的鉅額資本難度極大,他都沒有可抵押的實體資產,沒有人會為他擔這個風險,就算錦湖憑藉徐學平的關係,也要有很好的藉口,才能從銀行貸出真金白銀。

張恪收購原為益隆鎮所屬地集體企業愛達電子轉為完全的私營企業,靠著各種關係,拿愛達電子的資產抵押實打實的從銀行貸兩百萬沒有問題,但是貸兩千萬,只怕要海州市委開常委會討論覺得愛達電子的確需要而且值得市裡鼎力支援才可能辦到。

與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向銀行借貸的難度相對低一點,而且中央各部委內部掌握著許多低息或免息的中長期貸款指標。

從九三年開始,國內對汙染嚴重的造紙產業進行大規模地整治,國有造紙廠的技改資金可以向國家發改委審請低息貸款指標,但是指標畢竟有限,要想獲得更大的份額,就要各顯神通。

地方上會支援集體造紙業進行技改,提供低息貸款,私營造紙廠要是拖不過去,只能面對被關停的命運。

錦湖對海州造紙產業進行整合,也必須有效的利用這些條件,才可能從發改委搞到低息貸款的指標,首先定位於海州市內國有造紙廠。國有造紙廠才能審請專項使用的低息貸款,但是要從發改委手裡搞到這些指標,除了海州市積極要求省裡做工作,還需要錦湖動用其他關係。

一直要等到九八年之後,國家經濟狀發生根本性好轉,中央對貸款地控制才不那麼嚴格,跟“國退民進”地節拍吻合,邵至剛地人生軌跡不發生改變的話。也是到那時才能透過丁向山地關係,接二連三的利用銀行貸款收購破產或將破產的國有企業。

但在九五年,邵至剛只有利用自行積累或者透過民間借拆的方式獲得資金,而透過這種方式籌集的資金量極為有限,肯定無法支撐他炒作商業地產地願望。

四鳳橋飲食廣場走到這一步,維持正常運營的事情有人各司其職,也沒有其他地方重新啟動類似專案的時機。邵至剛真是清閒下來。

目前還沒有到進入商業地產的時機,就算四鳳橋專案獲得成功,也並不意味著就是進入商業地產的時機,九七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對國內經濟影響最大的就是商業地產;但是由於九七東南亞金融風暴令東南亞各國製造業慘受打擊,反而讓國內的製造業迎來最佳地發展時機。

提起商業地產,張恪一直想以錦湖的名義在沙田那邊收購幾棟宅子。見邵至剛閒來無事,他又對商業地產那麼感興趣,便委託他跟許鴻伯去處理。

丹井巷、街市位於沙田的腹心,也是舊時海州城的中心區域,多為當時城中官宦富人居住,整條丹井巷通直整飭,兩邊多大宅深院,常有大樹蓋過院牆。將整條巷子都遮住。目前一處宅子往往住著兩三戶人家,要是安分居住還好,但是國內分門別戶的心思很重,常常在院子裡砌牆隔斷,又打穿院牆重新開門,將這些宅子的格局完全打破。

位於丹井巷、目前已經是省級文物保護建築的滯園,前後四進院子。修繕前住了十一戶人家。市政府將滯園留歸國有。除了安置原來十一戶人家之外,還花費近百萬修改舊宅。

張恪想到讓包括丹井巷在內地沙田東片建築群得到保護。就要大規模的商業拆遷在丹井巷以西嘎然而止。

邵至剛在海州交遊廣泛,許鴻伯又是海州市的民間聞人,他們代表錦湖到丹井巷附近收羅好宅子,瞬時傳遍海州,就連張恪的小叔張知非也趕過來問張恪是怎麼回事。

這時關於市政府要啟動沙田舊城改造計劃的訊息也相繼傳出,而且舊城改造方案的版本不盡相同,有說會將整個沙田一次性拆除,有說保留東片,拆除西片,有說從西逐步向東拆除,

唐學謙也給矇在鼓裡,他覺得這些訊息傳得有些突然,影響又大,既然跟錦湖在丹井巷收購物業有關聯,唐學謙不便直接質問謝晚晴,就特意讓張知行試探一下張恪,搞清錦湖有什麼動作。不違反原則,市裡配合一下也無妨,但不能讓市裡這麼被動。

()好看的txt電子書

許鴻伯之前向市裡提供那份方案沒得透過,那麼龐大的預算,連拿到市政府辦公會議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