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批覆並迅速成文上報省裡,六百畝農耕地一次性的轉為工業用地,除了愛達電子之外,其他進駐電子工業園的配套生產企業,一律享受與開發區同等的在土地轉讓金、銀行貸款、稅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前期已經進入工業園、已經開工建設的紙箱包裝廠、五金廠、模具廠、物流公司等配套企業,比照優惠政策,多繳納的費用一律以企業發展基金的形式退還給企業。
對於周富明來說,愛達電子不僅僅是海裕公司參股、與省長徐學平關係密切的一家企業。一家引起全國媒體矚目的明星企業,對海州市來說,意義非同小可。根據謝晚晴在愛達電子奪得央視標王那晚給市裡做的彙報,愛達電子今年產值預計達到兩個億,比照上屆奪得央視標王的孔府宴酒廠,愛達電子明年的營業收入極可能突破十個億。
錦城集團在海州發展了十二年,年營業收入離十個億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九五年距鄧公南巡已經過去三年的時間,一個官員的政績好壞,很明確的,主要依賴於地方的經濟發展。同級黨政官員之間的攀比,也多把地方經濟資料拿出來炫耀,周富明當市長時曾在一次會議後的酒會遇到省內著名集團的老總,向他敬酒,誰曾料到人家連站都沒有站起來,周富明那次鼻子差點都氣歪了,也給周富明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周富明再沒有進取心,也不敢對愛達電子有所懈怠,全國的媒體都盯著這裡。
不僅愛達電子,城南區、海州市都太需要關於經濟建設方面的正面報道。
或許在此之前,海州市在國內只是很普通的中等城市,但是也可以藉此機會很好的推介一下,吸引大量的投資機會。
周富明知道,即使他沒有動作,唐學謙也會當仁不讓的、理直氣壯的加大市裡對愛達電子的支援力度,這簡直是搶政績。他哪裡曉得,因為張恪對愛達電子的控股,反而讓唐學謙不便表態。這隱藏在背後的股權關係畢竟終有一天會露出水面、大白於天下。
周富明多次打電話給宋培明、謝晚晴,暗示愛達電子要是在資金有什麼問題,市裡也可能考慮在政策給予傾斜,而愛達電子的實際情況則是:每天至少有十家經銷商帶著支票上門要求拿下明年的代理權,電話、傳真更是不計其數。
第260章 混亂與沸騰
央視標王的威力首先涉及各地的經銷商,在同類產品中,愛達電子冠以央視標王的光環,他們更願意花更多的精力去Zuo愛達的產品,愛達能夠拿八千萬到中央電視臺打廣告,在他們的眼裡一定是家實力強大的大公司,而且他們也知道在同類產品中,愛達影碟機將最暢銷,將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利潤;其次是具體的商場、家電營業部,他們永遠願意把最有潛力熱銷的產品放到最醒目的櫃檯上,願意在店堂、門店廣告上留下重要的位置,讓這款產品更加的熱銷;其次是櫃檯人員,更願意向顧客推介愛達的產品,因為愛達影碟機冠以央視標王的光環,宣傳起來更有說服力,更容易成功,讓他們的工作效績更高;當然一家實力頗大的經銷商也能夠對商場、具體的櫃檯人員施加影響力;甚至對影碟機還沒有具體概念的顧客,在聽到櫃檯人員的宣傳之後,也會因為迷信中央電視臺的權威,而嘗試著抱一臺時髦的影碟機回家看一看。
即使央視標王的概念還不為普通人所熟悉,即使愛達影碟機的標王廣告還沒有正式的播放,愛達影碟機在各地的銷量已經開始飈升。
愛達的市場成績得到及時的反饋,會促使上述發展在市場流透過程的因素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斷貨、斷貨、斷貨……
對於各地經銷商來說,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
愛達電子一開始給經銷商保留每臺機子兩百元到四百元的高額利潤空間。
張恪與周遊去北京競奪央視標王之前,沒有跟北京的經銷商事先聯絡,但是給北京地區緊急備了一千臺地貨,奪得央視標王之後。一千臺機子五天售罄。
劉明輝在廣州做市場,市場宣傳與媒體對央視標王的轟炸式報道,令廣州的銷量緊追北京,廣州備貨量售罄,劉明輝不得不提前中止在廣州的市場宣傳活動返回海州,計劃中的三百萬宣傳費,才用掉不足三分之一。歷史發生更改,中山愛多一直到十一月下旬都沒有對廣州市場有所動作。想必他們也知道,在央視標王吹襲的風暴面前,再犀利的市場攻勢,都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還不如等愛達電子喘息地時候再擇機出擊。
海州市,愛達幾乎沒有任何廣告上的投入,在央視標王新聞播出後銷售量每天達到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