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猜燈謎、拜三公

獻金百萬,買燈兩夜,“五夜燈”由此而來

在我國歲時令節中,元宵節、中秋節是最富詩情畫意的序令。夷

考文獻資料,元宵節導源於道家祭祀天、地、水三界尊神,又叫拜三公,

也就是隻奉三官大帝。時下臺灣各大廟宇三官大帝塑像冕旒黼黻,執

圭,完全是兩漢以前帝王服飾,可資明證。

唐代定製: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

為下元;上元祀天官(民間以堯帝至仁尊為天官,也就是天官賜福所由

來),中元祀地官,下元祀水官。每逢這三個節日,無論內地各省還是

臺灣各大道觀,全真羽士唪經,都以《三界經》為主,更可以證明古代文

獻記載,是其源有自的了。

照漢書記載上元行樂景象來看,西漢時代的上元燈節,已經相當

熱鬧。依據唐書宋史以及明清歷代典籍記述,上元花燈始於西漢,盛

於唐宋,其後由於朝代之興替盛衰,雖有繁簡,然而習俗相傳,延續了

兩千多年,始終沒有間斷的。

上元燈期,歷代不同,民間慶節,習俗各異。唐朝燈期原為正月十

四到十六日,到了明皇開元,改為十五日到十七日,前後燈期雖有變

動,時限則仍為三天。宋代燈期,原本也是十四日到十六日三天舉行,

照宋書記載:“太平興國中,錢吳越王來朝京師,值上元節,獻金百萬,

乞更買燈兩夜。”從此燈期前後備增一天,改為十四至十八日,因為花

燈有五夜可看,當時人稱“五夜燈”。金元入主中原,因為習俗迥異,上

元燈節官家興趣缺缺,民間也就平平淡淡過去。直到明初,上元燈火

才復舊觀,當時初承大統天下昇平,燈期越拖越長,到武宗正德,燈期

從正月初八到十七日整整要鬧上十天。到了清朝順治御極,鑑於這種

爭奢鬥侈,狂歡縱慾,上下交困,又逐漸恢復為五夜燈,不過民間狃於

積習,除夕守歲已經開始張燈,到正月十八日正式落燈,算起來前後燈

期,也就接近二十天了。

民間慶節,各地習俗不同,燈期也就長短不一。黃河流域一些通

都大邑,率多奉行互夜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十六

“殘燈”,十七“落燈”。江南各地燈期大都是十四日至十六日三天,也

有延長到正月二十二日的。在早年承平時期,燈期長的有湖南長沙,

長沙的燈會,雖然只有五天,可是舞龍從初五舞到十五吃完正燈的午

夜犒勞才能收歇。四川萬縣雖然沒有舞龍,可是燈會帶猜燈謎,從初

六到十六,也要熱鬧上十多天,甚至要官府明令取締,才肯偃鑼息鼓。

江蘇丹徒是等大家忙完拜年,從正月十一日到二十這十天裡才狂歡燕

樂共鬧元宵。福建的福州,浙江的建德都是從正月十一鬧到二十二

日,一共是十三天,算是燈期最長的兩個地方啦。

以上所談的都是清末民初各地鬧元宵的盛況,到了抗戰勝利之

後,中國從農業社會逐漸步人工業社會階段,各地慶元宵鬧花燈的日

期都先後改為正月十五日所謂“正燈”當晚,大家熱鬧通宵,到了第二

天,也就各回崗位,恢復正常工作了。

擺下“臨光宴”,共譜夜光曲,撒下漫天花雨般的荔枝幹

漢:正月十五日上元,古稱元夜,又叫燈節,俗稱元宵節。至於元

宵張燈,可以上溯到漢代。《西京雜記》說:“元夕燃九華燈,照見千里,

西都京城街衢,正月十ji夜,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