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高城,只要心中有佛,到哪兒都是能修行的。”
玄奘不愧是佛性深厚之人。
即便是在勸說猴子,言語中也是充滿了佛理。
這讓身為方丈的木德注視著玄奘,不住點頭,眼中露出毫不掩飾地欣賞。
只不過,規矩就是規矩。
哪怕玄奘天賦再高,他也不會為了對方而大開方便之門
淨土寺山門外。
就在玄奘被木德拒之門外,欲要悻悻而歸時,蘇行突然站了出來。
他朗聲道:“那和尚,是不是隻要能有不同見解,我師父就能拜入貴寺了?”
見蘇行直接稱呼木德為‘那和尚’,還未待木德開口,一僧人便出頭道:“你這人說話好沒禮貌,見到方丈,要稱‘木德法師’又或是‘法師’,怎能直接叫做‘那和尚’?”
蘇行笑道:“無論是和尚還是法師,都不過是一個稱謂而已況且,我不過是我師父門下一俗家弟子,對這些規矩又不甚瞭解,你在這細節上揪著我不妨,豈不是執著於表象了?”
“這”
那僧人支吾半天,終究是無言以對,於是掩面退至人群當中。
“阿彌陀佛。”
見蘇行談吐間也頗有佛理,木德方丈開口道:“既然居士有不同看法,老衲願聞其詳!”
蘇行道:“人生有三大境界,這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蘇行望向石壁上佛偈:“依我愚見,這是石壁上的兩首佛偈,都不過是處在第二境界罷了做出這兩首佛偈的人,終究是將慾望視作洪水勐獸,因害怕淪為妖魔,而不敢正視!”
“大膽!”
“狂妄!”
蘇行此言一出,眾僧人盡皆感到震怒。
論修為,蘇行的確是壓在場所有僧人一籌。
但若論佛理,蘇行不過是一出入門的俗家弟子,此刻竟如此口出狂言,甚至還將兩首鎮寺佛偈的作者不放在眼裡。
於是,當場就有僧人忍不住了:“聽閣下口氣,想必是已經到第三境界了?那我倒是想聽聽,你這到了第三境界的人,對‘慾望’二字又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