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0.番外(if線):青梅竹馬

《玉玉思清輝》最快更新 [aishu55.cc]

永平三年,天下初定。

東楊帝決定重啟春闈,廣招天下寒士,為集聚更多才能之士入定京,他特意三下揚州,請那位名滿天下的姜老夫子進京開授講學。

在各方考慮下,姜老先生最終同意攜家人一同進京。

前後五六輛馬車慢悠悠行駛在官道上,打頭的一輛車簾旁掛了一隻響鈴,鈴舌居然墜著一顆小小的羊脂玉,那玉珠隨著馬車的前進而搖晃著,發出清脆悠遠的清鈴之聲。

不一會兒,一個毛茸茸的小腦袋從車中探了出來,一雙葡萄般水潤的眼睛無比靈動,她的舉動驚動了馬車旁的男人:“姑娘可小心些!別摔下來了!”

小姑娘好似有些怕這個剛認識的叔叔,初見時他臉上有一道駭人的疤痕,看著有幾分兇相,不過對她倒是極為友善的。

她吐了吐舌頭,禮貌回道:“阿翎會小心的,多謝霍叔叔。”

說罷,她換了個姿勢,爬到馬車座位上跪坐著,雙手扒在車窗上,又探出小腦袋好奇地到處看。

霍商無奈,往後落了一步,護在她旁邊。

“霍叔叔,我們什麼時候到定京城呀?”

“快啦,約莫還有兩三個時辰吧。”霍商伸著脖子往前瞧了瞧。

小姑娘撇了撇嘴,轉身抓著車內老夫人的衣袖撒嬌:“祖母——阿翎坐累了,這馬車走得太慢啦。”

老夫人嗔怪地橫了一眼身旁的老伴,笑道:“那還不是都怨你祖父,非要拖著如此多輛馬車,自然會走得慢些。”

姜老吹了吹鬍子反駁:“那還不都是阿翎的東西。咱們從揚州搬去京城,自然是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阿翎年紀小,東西多,能帶的都給她帶上,免得去了定京害怕。”

“阿翎才不怕呢!”

小姜翎哼了一聲,短短的小手指向外頭,脆生生道:“阿翎以後要學霍叔叔,騎高頭大馬!打壞人!”

霍商在外頭撲哧一聲笑出來,隔著馬車問她:“姑娘才三歲,還不足馬腿兒高呢,能爬得上來嗎?”

“現在不能,以後長高了便能了!還有,我已不再是三歲孩童了。”她頓了頓,一本正經道,“我已經三歲半了。”

一路說說笑笑,也為漫長的旅途抹去了幾分疲憊與無趣。

老夫人看看靠在自己懷中疲倦的小孫女,輕聲道:“也是走了許久了,要不瞧瞧前方有什麼歇腳的地方,下去轉一轉。”

霍商思索片刻:“不遠處倒是有座寺廟,香火不旺,往來香客不多,是個清淨歇腳的好地方。”

姜老看了一眼老伴,點點頭,與霍商應下了。

他知道自打從死人堆裡將姜翎挖了出來,夫人便常常謝神拜佛,給寺廟捐些香火,感謝神佛保佑孫女大難不死,希望女兒女婿在下面也能安心團聚。

馬車停下,昏昏欲睡的小姜翎瞬間醒來,她推開霍商來接她的手,自個兒翻了個身,用小短腿兒試探地一點點爬了下來。

她仰首看著頭頂四個大字,試探著念出聲:“承音……寺……”

霍商哈哈大笑,蹲下身輕輕戳了下她的背,指了指隔壁:“那兒呢,那兒才是承音寺。”

“那這兒是哪?”

“樂一善堂。”

姜老夫人拉著她的手,一邊往承音寺中走去,一邊緩緩與她講述著樂一善堂所做過的善事。

按照慣例,姜家二老給承音寺捐了不少香火,主持親自出來感謝,並與二老禮佛講經。

聽了好一會兒,小姜翎發覺自己根本聽不懂主持在說些什麼,於是好奇心起,輕悄悄邁著步子沿著門邊溜了出去。

承音寺面積不大,環視一圈便能看個囫圇,她思索片刻——

既然祖母說,隔壁樂一善堂是專門做善事的地方,那她過去瞧瞧應當也沒有什麼危險吧?

寺廟中本就沒多少人,姜家的下人們也歇息的歇息,打水的打水,都沒注意到一個小小的身影靈活地從承音寺的大門竄了出去。

可才出大門,她便看見一個鬼祟的身影徘徊在姜家的馬車前,不知在做什麼。

小姜翎不知哪來的勇氣,衝上前去嬌呵一聲:“你是何人!要對我家馬車做什麼!”

那人猛然被嚇了一跳,轉過身來姜翎才發現他竟是個乞兒。

回想起祖母說過,要抱有一顆憐憫之心,對陷入苦難的人多些善意,姜翎有些後悔對他如此兇悍,腳尖蹭了蹭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