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玉思清輝》最快更新 [aishu55.cc]
白駒過隙,四季如昨。
永平十八年秋。
這三年來,東楊帝常常感到體虛多病,為謀遠慮,這一年宣佈開始讓太子監理朝政。
定京城內看似平靜無波的外表下,已暗中翻湧著浪潮。
去歲末,三皇子寧璟不知怎的得罪了四皇子寧琰,被狀告至東楊帝面前,向來清冷寬厚,也對兩位皇子一視同仁的淑妃娘娘,竟也大發雷霆,當眾讓三皇子下不來臺。
東楊帝草草將三皇子寧璟封為昭王,逐出宮自立王府。
人都說果然養子不如親生的。
雖說三四兩位皇子都是在淑妃膝下養大的,但終究是不同的。
淑妃娘娘因傷心過度,得聖上垂憐,再度奪回榮寵,日日伴君側,悉心照料聖上龍體。
這一年春闈,太子伴讀袁昇摘得頭名,入翰林,與周尚書家嫡子周予詮,顏子真,幾人一同成為太子心腹,輔佐其監政。
北方邊境。
興許是重啟定北軍此舉驚動了北狄,這兩年來他們屢次三番騷擾東楊北境,惹得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嚴將軍趁機清整定北軍,嚴守北境,幾乎是跳過基礎訓練,直接實戰。
此過程中,明輝郡主姜翎,宣平侯次女馮雲舒,皆立下戰功,不枉為將門之後。
這兩年的邊境作戰,將北狄打得一時半刻不敢再來,重現了定北威名。
正值三年之期已到,聖上宣召令嚴將軍回京述職,姜翎與馮雲舒帶一小波人隨行,北境則由副將霍商繼續鎮守。
那邊且方才整備出發,定京城中卻已波瀾四起。
……
東宮。
一個身著兜帽披風的身影正佇立在偏殿之中,靜靜等待著什麼。
太子在綿綿秋雨中疾步而來,他衝破細密的雨簾,踏入殿中,朝那人恭敬地喊了一聲:“岳丈大人。”
那人伸手放下兜帽,轉過身來,赫然是周尚書。
周尚書板正地朝太子行禮,沉聲道:“太子殿下。”
“岳丈大人您冒雨前來,是為了明輝郡主婚事的事?”
“正是。”周尚書端正地打量著面前這位年少的一國太子,寧玥是他看著長大的,心思純善,未來必是一位明君,可如今正值權利相爭之時,這位太子殿下的善意可能並不是一種好的助力。
思及此處,周尚書暗歎一聲:“太子殿下,您今日在朝堂之上當眾反駁陛下,實在是不妥。”
太子緊蹙著眉頭,抿了抿唇:“的確是不妥,可當時若是本宮不出聲阻攔,那明輝郡主可就真要被許給昭王了!”
“明輝郡主身份特殊,況且姜家二老皆不在定京城中,郡主若是不願,此事便很難成。”周尚書無奈搖頭,“如今定北軍起勢,陛下又龍體欠安,淑妃娘娘在此時提了這麼一個人選……只能說,的確是一招妙棋。”
太子輕哼一聲:“依本宮看,他們便是趁著皇兄不上朝,先入為主,禁錮住父皇的想法罷了。”
“太子慎言。”
周尚書擰眉,這小太子真是被寵壞了些,太過天真。
“太子殿下在外切莫如此口無遮攔。”
見他神情嚴肅,太子有些懨懨,點頭應下。
“陛下也並不是聽信淑妃娘娘的話。”周尚書諱莫如深,“而是誰的話,都不信。”
“此話怎講?”
周尚書與太子坐在案几邊上,燭火輕輕跳動,映著牆上的人影明明暗暗。
“居高位者,一旦身體與精力開始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便是對親兒子……也要忌憚三分。”周尚書聲音沉沉,望著太子鄭重道,“如今朝勢穩定,這定北軍交予了誰都會破壞了局勢平衡,而淑妃此時提出了昭王這個人選,親母過世,母族無人,沒有任何偏向,此為最中庸之選。”
太子的眼神落在嗶剝的燭芯上,盯著火焰一動不動,半晌才開口道:“可我總覺得,淑妃推薦昭王並不是出於好心。”
周尚書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太子與老臣想到一處去了。”周尚書拂鬚,頓了頓,“不過去歲那場鬧劇,鬧得是震天動地,最起碼明面上淑妃與三皇子已經再無交集,而且……邏輯不通。”
“是,淑妃明明有一個親生子,沒理由將明輝郡主和定北軍明晃晃地推到一個養子手中。”
“正是如此,所以陛下並無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