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行動最難的地方在於沒有了北斗系統導航,J16編隊全員必須依靠星光導航系統和機械導航進行方向定位,但好在後方有預警機,預警機也可以根據無線電波為攻擊編隊進行定位糾正。 參與此次行動的都是X戰區空軍單位裡的優秀飛行員,經驗豐富,常年在高原地區進行飛行訓練,熟悉這一帶的所有地形以及氣候等等環境因素。 紅方聯參部給X戰區空軍的指示是——務必摧毀對方S-400防空營,為下一步北斗系統恢復後進行空襲行動奠定基礎,消除威脅。 而白方為了更有效對紅方的飛機進行攻擊以及攔截,將S-400防空營佈置在了距離邊界大約150公里左右的地方。 按照這套系統最高400公里的攻擊範圍來說,這個距離算是比較前出的,存在一定風險。 不過,白方這麼佈置有他們自己的理由。 高風險高收益。 佈置在這裡,能更有效威懾紅方防線後的補給縱深,發動攻擊的時候,紅方的反應和攔截時間更短。 這就是高收益。 至於風險,那就是距離邊界太近,很容易被紅方的遠火覆蓋,隨便一款火箭炮都能打到陣地上形成毀滅性打擊。 換做從前,白方是斷然不會選擇這種距離佈置防空陣地的,鐵定會被紅方的高空偵察衛星發現並定位,但目前紅方喪失了衛星偵察和定位,等同紅方目前是個半瞎子,根本做不到偵察定位。 如果紅方依靠無人機,只要深入白方境內也會被S-400的雷達以及其他防空預警系統的雷達發現,可以提前摧毀。 事實上白方的參謀團隊推測的也沒問題,紅方的確沒能定位白方的S-400系統具體位置。 只不過,當S-400系統開機並執行攻擊任務的時候,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紅方雖然沒有了高空偵察衛星,但紅方的預警機是在後方空域一直有做值班巡邏的。 比如空警500這種型號的預警機,它的最大探測範圍甚至能達到700公里,有效的監控範圍在400-470公里。 它能在S-400的攻擊範圍外發現對方並且自身不受到任何威脅。 S-400只要開機,逃不過KJ-500的眼睛。 空軍方面保送給李正的作戰計劃就是基於這前提所制定。 其實說白了,運-20在執行空投任務的時候,空軍的指揮員就意識到會受到白方S-400系統的威脅,單純考慮如何派遣護航電子戰飛機和戰鬥機保護運輸機隊以及利用己方的S-400去攔截白方的S-400這都是單純的被動防守戰術。 如何能在防守同時能夠反戈一擊,給白方的S-400系統以毀滅性的打擊? 當然莫過於藉此機會發現對方的位置,並且進行鎖定。 運-20機隊不光承擔了空投補給的任務,同時也承擔了作為誘餌的任務。 這也就是李正為什麼拿到戰術方案的時候看了自己都愣了好一陣的原因。 戰術有一定的風險。 只要有一點不慎,損失就會非常大。 到臨了,和嚴肅商量後還是同意了,因為兩人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空軍和火箭軍的能力。 他們既然說行,那就行吧! 當上級的,要給予下屬足夠的信任。 如何摧毀白方的S-400系統,對於紅方空軍來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預警機發現開機的S-400後進行探測鎖定,將座標傳送給遠火部隊,讓他們進行打擊。 不過這裡就有個問題了。 目前沒有精確定位系統的輔助,意味著遠火沒有精確定位的能力,只能依靠慣性制導。 包括導彈也是這樣。 慣性制導的偏差率有些高。 一個S-400防空營有包括相控陣制導雷達車、導彈發射車,及、搜尋指示雷達車和指揮控制車,加上裝填,冷卻,檢修等車輛,足足好幾十臺車。 如此龐大的車隊,按照發射陣地佈置是不會都擠在一個地方的,沒有精確制導只靠火力覆蓋很難做到全覆蓋。 何況這些都是機動發射車,打完就走,是移動的。 沒有了北斗系統的精確制導和高空偵察衛星配合,是很難做到一擊必中精確打擊的。 所以,只能採用第二種方法,那就是直接派遣多用途戰鬥機,掛載反輻射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對這些匿藏在白方前線後方的S-400發射車進行直接空中襲擊。 而派出Y-9DZ以及J16D,也是為了保障攻擊編隊的安全。 4架J16D電子戰飛機編隊一起出發,一路開啟高強度電子壓制,它的壓制範圍能達到120公里,配合後方的Y-9DZ更大範圍的電子干擾,可以令白方部署在邊境200公里內的所有電子裝置都受到影響。 攻擊編隊的J16身上掛載的是YJ-91反輻射導彈,這種導彈就不需要多說了,專門針對地面雷達以及軍事設施而設計,射程達到150公里遠。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